中德学院与中德工程学院协同推进中德合作本-硕-博贯通培养:丰富同济大学中德合作2.0战略内涵

随着新学期的来临,同济大学的校园再次活跃起来。来自德国的50余位学生相聚在同济校园和中德大楼,开启他们的暑期交流学术旅程(注:德国9月通常为暑假)。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德学院(CDHK)与中德工程学院(CDHAW)继续发挥其作为国际合作典范的角色,通过“本--博”贯通培养方案,为学生们搭建起了从本科到博士的无缝对接教育通道。

这个贯通培养方案不仅仅是学术上的连续性保障,它也象征着文化和知识的自由流动,致力于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高层次国际竞争力的未来领导者。该方案使学生在完成中德工程学院的本科学习后,可以无缝对接中德学院攻读硕士学位,进而在中德博士生院继续深造攻读博士学位。

1:汤奇荣教授在暑期夏令营中进行主题讲座

在同济大学中德合作2.0战略的框架下,CDHKCDHAW正在不断协同扩展教育合作的深度与广度。汤奇荣教授在最近举办的暑期夏令营中向来自德国的50名本科生展示了这一教育模式的独特优势。93日他的演讲分为三个部分,首先介绍了中德学院的教育理念与实施细节,随后详述了中德博士生院的研究方向与学术资源,最后深入讲解了同济大学在机器人与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2:汤教授展示同济大学的教育和研究方向

汤教授为学生们提供了多个丰富多彩的案例,这些案例不仅展示了理论知识的应用,也体现了科研工作的实际影响。精彩的内容和生动的案例讲述让现场气氛活跃,学生们时不时为某些创新的研究成果或思路喝彩,显示出他们对科学探索的热情和对未来科技发展的期待。

3:详细介绍研究领域和学术优势

通过这样的教育创新,同济大学不仅提供了学术上的深度和专业性,还强调了与国际教育趋势的接轨,提升学生的全球竞争力。同济大学特别注重跨文化交流和实践经验的融入,使学生能够在全球化的职业环境中脱颖而出。

4:学生们认真聆听并参与互动讨论

这种跨文化的教育环境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视野,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适应全球化带来的挑战与机遇。通过这些努力,同济大学正塑造一个充满活力、开放包容的学术环境,为国际学生提供了卓越的学习和研究平台。

5:学生与教授进行深入交流

同济大学的中德合作2.0战略继续在教育创新和国际合作方面取得显著成果,不仅体现了同济在全球教育领域中的先进地位,更标志着一种全新的学术和文化交流模式的形成。这些教育创新活动将持续推动同济大学的国际影响力,培养出更多具有全球视野的未来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