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21日至7月28日,同济大学中德博士生院“中德智能科技与绿色发展研究生国际学术论坛”在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和慕尼黑工业大学成功举办。此次学术论坛聚焦中德智能科技与绿色发展主题,在智能科技、智能汽车与交通、智能制造与建造、绿色生态环境等相关前沿领域,中德双方学员共开展学术报告20场,教授及博士后组成的导师团队开展学术讲座5场。学术论坛的实践环节组织学员们参观学习了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和知名企业的多个实验室,了解了他们正在开展的研究项目。为期8天的中德学术、实践、文化和交流之旅,内容丰富,行程满满,开拓了学员们的学术思路和国际视野,锻炼了综合素质能力。
图1学员及带队老师在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参加国际学术论坛
本次国际学术论坛获得了研究生院、中德学院及其“卓越基金”、上海市研究生教改项目、汤奇荣教授以及学员导师科研经费的大力资助,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和慕尼黑工业大学的合作伙伴为本次论坛承担了会议场地、茶歇以及工作餐等相关会务费用支出,保证了此次国际学术论坛的顺利举办。
一、精彩的学术报告环节,是交流与展示学术科研成果,更是对自身综合能力的全面锻炼
2024年7月23日,同济大学中德博士生院“中德智能科技与绿色发展研究生国际学术论坛”第一部分学术报告环节在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顺利举行。中德双方包括2场教授主旨报告,来自不同专业的中、德博士研究生分别就各自的研究领域、开展的研究工作、取得的研究成果以及下一步研究计划开展了深入的报告交流。由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的E. Kirchner教授,Georg Avemarie博士和同济大学的汤奇荣教授组成的导师团,系统的介绍了自己的研究领域和学术前沿,汤教授还着重介绍了同济大学对德合作2.0战略、中德博士生院、中德学院等中德合作内容。
图2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学术报告环节议程安排
图3在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开展学术交流研讨
图4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学术报告环节现场
图5在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学术报告环节合影留念
7月25日,由慕尼黑工业大学电信学院机器人及人工智能研究所的邴振山博士以及机械工程学院物料搬运及物流技术研究所的高凌翀博士做了专题报告,系统的介绍了研究所的研究领域以及学术科研前沿。7月26日,同济大学中德博士生院“中德智能科技与绿色发展研究生国际学术论坛”第二部分学术报告环节在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顺利举行,共开展学术报告12场。通过前期的广泛宣传,吸引了许多TUM的学生参加了此次学术论坛,中、德博士研究生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交流。
图6研究生国际学术论坛慕尼黑工业大学学术报告环节议程安排
图7在慕尼黑工业大学开展学术交流研讨
图8慕尼黑工业大学学术报告环节现场
图9在慕尼黑工业大学学术报告环节合影留念
学员们在热烈的气氛中相互交流学习,深入研讨。报告会的茶歇间隙及会后等时间,中、德双方同学面对面交流,互留联系方式。最后,所有与会人员合影留念。
图10中、德师生们在国际学术论坛会场深入交流
很多同济大学的学员都是第一次参与国际学术论坛,第一次做国际学术报告,同学们做足了准备,制作了内容精美丰富的ppt,撰写了翔实具体的演讲稿,也默默地练习了很多遍。走上演讲台,同学们展示的都是最好的自己。在每场报告的交流提问环节,面对跨学科、跨专业、全英文的学术报告,面对优秀的德国小伙伴,同学们从不敢提问,到勇于提问,到善于提问,学员们的成长过程清晰可见。
此外,国际学术论坛还选拔了4位来自同济大学的学员担任学术报告环节支持人,主持人们口语流利,张弛有度,掌控全场。精彩的学术报告环节,即是交流与展示学术科研成果,更是对学员们自身综合能力的全面锻炼。
二、丰富的参观实践环节,是学习先进科研、实验方法,更是“产学研用”科研氛围的深刻体验
7月23日,由达姆斯塔特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系主任E. Kirchner教授牵头, Sarah Schwarz,Janosch Moos,Hossein Ghaem,Safa Kaskaya,Aaron Kappes,Benedikt Schüssler作为授课导师,在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的ETA-Fabrik, IMS,PMD等实验室开展了模块化大实践课程。学员们聚精会神听课,并在各个环节进行了交流互动、亲身体验和实践操作。
图11在达姆斯塔特工业大学开展的模块化大实践课程
图12与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E. Kirchner教授合影留念
2024年7月25日,国际学术论坛组织学员们参观了慕尼黑工业大学电信学院和机械学院的智能机器人技术、物料处理及物流技术、医疗机械及技术和智能穿戴技术等实验室,了解了慕尼黑工业大学在智能科学与技术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验技术,为学员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拓宽了同学们的学术视野和科研思路。
图13参观慕尼黑工业大学参观实验室
图14在慕尼黑工业大学物流技术研究所实验室合影留念
7月25日下午,同济大学代表团访问了华为慕尼黑欧洲研究中心。华为的多位高管分别向代表团详细介绍了华为在前沿技术研究、产品研发及设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领域的工作。让学员们从企业视角了解了德国工业界与学术界深入的合作模式。
图15在慕尼黑华为欧洲研究中心合影留念
学员们走进德国精英大学实验室,无不被琳琅满目的实验器材和设备所折服。走进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的实验室,学员们感觉自己走进了某汽车企业的工厂,这其实是德国精英工科院校采用 “Lernfabrik”(学习工厂)先进理念建设的实验室。在慕尼黑工业大学的实验室里,各种先进设备让学员们感受到了德国科研课题的强实践特性。学员们在华为慕尼黑欧洲研究中心从企业视角了解了德国工业界产学研用的工作实践模式。此次国际学术论坛组织了丰富的参观实践环节,既是对德国先进科研、实验方法的参观学习,更是学员们对德国“产学研用”科研氛围的深刻体验。
三、新奇的城市、校园文化,是体验异国风土人情与文化,更是种下了跨文化交流的种子
对于某些学员来说,参加此次学术论坛是他们第一次到访德国甚至是第一次走出国门。抵达德国后就被德国的异国文化和风土人情所吸引。古老的建筑群,开阔的广场,随处可见的雕塑、喷泉和纪念碑,德国城市厚厚的历史感扑面而来。发达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普及的自行车出行方式和配套的自行车专用车道,0.25欧的饮料瓶押金,严格的垃圾分类管理,让学员们深刻体会了德国人的严谨和对环保主义的热烈拥抱。大街上,校园里,熙熙攘攘的人群是来自各个地区的不同肤色、不同民族的人们,不同的文化和思想在这里交流、碰撞,他们工作、生活在一起,在多元文化融合的环境中努力实现自身价值。
图16学员们抵达达姆施塔特合影留念
学员们也领略了达姆施塔特和慕尼黑的城市风貌,体会了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和慕尼黑大学的校园文化,还参观了达姆施塔特城市博物馆,受益匪浅。学员们还发现了达姆施塔特城市博物馆门口的宣传语“Die Ganze Welt Unter Einem Dach”与同济人“同济天下”家国情怀的异曲同工之妙。新奇的城市面貌、校园文化,既是对异国他乡风土人情与文化的深度体验,更是在同学们心中种下了跨文化交流的国际化种子。
图17参观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校园合影留念
图18参观慕尼黑工业大学校园合影留念
图19汤奇荣教授向学员们介绍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
图20学员们参观达姆施塔特城市博物馆,并发现“Die Ganze Welt Unter Einem Dach”与“同济天下”的异曲同工之妙
四、学员心得体会摘录:
马文达 (专业:能源动力,博士研究生)
我深入了解了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及IMS实验室,其专业性和广泛的研究领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仅拓宽了我的国际视野,还锻炼了我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学习到更多元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我深刻体会到跨文化交流在国际合作中的关键作用,中德合作为双方提供了互补的机会,可以推动创新应用和产业发展。此次国际学术论坛让我体验了不同的教育和工作环境,这不仅减少了未来国际交流合作中产生误解和冲突的可能性,也提升了我在全球化背景下的适应能力。与国际导师的合作,不仅能帮助学生适应全球化的职业环境,还增强了他们在国际科研合作中的竞争力。
胡景京 (专业:城乡规划学,博士研究生)
中德学术交流的深度合作和互补优势,让我意识到跨国合作在推动学术研究和技术进步中的重要作用。此次赴德国参加中德智能科技与绿色发展研究生国际学术论坛,不仅是学术上的洗礼,更是认知上的深刻体验。
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机械系的实验室装备精良,科研氛围浓厚,充分展示了德国在机械工程领域的领先地位。尤其是机械系的一些实验项目和研究课题,展现了对实际应用的高度关注和创新精神。
跨国合作不仅能够弥补资源和技术的不足,还能带来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创新思维和独特视角。感谢中德学院的支持,希望未来能有更多机会参与这样的学术交流,进一步拓宽视野,提升自身科研水平。
韦耐 (专业:生态遥感,博士研究生)
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的布局感觉就是一个超级大的汽车工厂,而TUD博士生就是汽车工厂的高级技术人员,他们在机械和汽车领域的专业性和创新能力让人惊叹。慕尼黑工业大学(TUM)教授们的“豪华”的实验室让人震撼,似乎工业界最先进的机器都被搬到了他们的实验室进行研究,3D打印机、各种机器人、各种模型,应有尽有。
通过本次的交流,我发现德国学校的学术主要以工业需求导向为主,无论是TUD还是TUM,都与德国的汽车和机器人工业领域深刻绑定,研究的内容都是当前工业界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因此工业界给予他们很多的资金投入,支撑他们搭建庞大的实验室。
除了学术上的收获,达姆施塔特这座城市本身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城市的绿化覆盖率高,处处充满了自然的气息,人们的生活悠闲自在,十分安逸。
白海文 (专业:土木工程,博士研究生)
我参观了达姆斯塔特工业大学的试验室,并且亲身感受了研究汽车制动的仿真模拟器。整洁的试验室、完备的设备和专业的研究人员,让我感受到了达姆斯塔特工业大学严谨的研究态度和专业的教学环境。
深深感受到了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卓越的创新精神和严谨的科研氛围。从校园环境来说,整洁有序的建筑和植被给人们营造出一种井井有条的氛围和工业创新的味道。设计巧妙的水幕和滑梯,又展现出学校学以致用的实用精神,寓教于乐。
陈龙 (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研究生)
在此次交流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德两国学者在学术研究上的异同。中国学者们的创新思维和实干精神让我深受启发,德国学者们对于研究的严谨性和展示的自信程度也让我印象深刻。这种跨文化的学术交流,不仅拓宽了我的学术视野,也让我对环境学科的未来发展方向有了一些新的思考。
此次学术论坛不仅让我在学术上有所收获,还让我在国际学术交流和跨文化沟通方面得到了锻炼。刚抵达德国时,我还不敢开口说英语,但经过几天的适应,我的口语逐渐能够满足与当地人进行日常交流的需要,也能和德国教授进行简单的交流。这一点很大地增强了我的信心。
我相信这次论坛对我未来的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后续我将继续积极参加学校与德国高校举办的各种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活动,为促进中德两国在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方面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沈伊琳 (专业:环境工程,博士研究生)
参加此次国际学术论坛是一段极其丰富且具有启发性的经历。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和同行进行学术讨论,是此次论坛的一大亮点。
我不仅对国际顶尖科研环境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收获了许多启示。作为一名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我对技术的跨领域应用感到非常兴奋。我开始思考,3D打印技术是否可以应用在环境工程中。此外,机器学习与3D打印技术的结合,是否可以为我们提供新的解决方案,以应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此外,我还体验到了德国独特的风土人情。德国人的严谨与高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与当地学者和学生的交流中,我感受到了他们对待学术研究的认真态度和精益求精的精神。
同时,我还体会到了德国人对于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从城市中广泛的自行车道,到严格的垃圾分类制度,以及超市里0.25欧价格回收的塑料瓶,无不体现出德国人对可持续发展的承诺与实际行动。
李童 (专业:机械电子工程,博士研究生)
作为此次国际学术论坛的同济代表团成员之一,既是德国顶级学府的访客,也是国际学术报告的汇报者,同时还是四位学术报告主持人之一,可以说是深度参与了此次国际学术论坛。此次是自己第一次参与国际学术论坛,学术报告能力和提问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参会人员跨专业的学术背景也使得自己拓展了研究思路,收益良多,并对自己未来的学术道路进行了深刻的思考:一是国际交流上要发掘技术高地,谦虚学习。要正视自己的差距,要承认德国、欧洲在许多领域仍是技术高地,应当认真、谦虚地学习对方的优势之处。二是科研上要尝试学科交叉,寻求突破。这次活动涉及到的专业多样,是一个很好的拓展视野的机会,也是探讨如何基于彼此专业进行交叉,谋求创新与突破的契机。三是思想上要拥有“兼济天下”的情怀。在努力提升专业能力的同时,也应当思考如何在未来全球化的社会中实现自我价值。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不仅是要改变中国,还是要去深刻地影响世界,实现中华文化“兼济天下”的情怀。
陈首宇 (专业:土木工程,博士研究生)
第一次国际学术汇报不仅提升了我的英语表达能力,也让我对学术表达和研究方法有了更高的要求。通过与专家的深入交流,我在课题的下一步计划中找到了新的方向,并且激发了许多新的研究想法。
此外,我非常感谢中德博士生院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与心仪的德方教授直接沟通的平台,使我们能够面对面地与德方导师交流。这种近距离的学术互动不仅让我们有机会深入了解德方导师的研究领域和工作方法,也为未来的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样的交流大大增强了我们与导师之间的联系和信任,也为未来的研究合作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蔡铭洁 (专业:环境与工程,博士研究生)
在访问期间,我深刻体会到了跨学科合作的重要性。德国的大学在人工智能和机械工程领域的研究非常先进,他们在环境科学和催化领域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我了解到德国大学在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科研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他们不仅与世界各地的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还积极参与国际科研项目,推动了学术界的知识共享和技术进步。
与德国的大学相比,我校在环境催化领域有一定的优势,尤其是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然而,在跨学科合作和国际合作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德国大学在人工智能和机械工程领域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贾飞跃 (专业:资源与环境,博士研究生)
在汇报交流环节,通过与德国博士生们面对面的交流,让我看到他们对待科研严谨的态度,他们对于课题研究有着明确的目标与规划,专业知识扎实。这种跨专业的交流使我的学术视野得到了拓展,为自己的科研课题研究规划、实施提供了很多借鉴。
我在慕尼黑工业大学做了国际学术汇报,我认识到自己在汇报展示、思路整理、表达等方面还有不足,还需要多多向他们学习。通过现场交流,了解了德方博士阶段学习、开展课题研究的模式,了解了人工智能、机器人与现实工业问题相结合的契合点,对于人工智能技术未来与环保技术的结合与德方学生开展了深入的讨论。打破专业壁垒,促进环保与人工智能知识的融合,对于环保技术革新、推动环保技术的实际应用意义重大。这次德国学术交流,让我对于自己今后的研究方向和思路也有了新的思考。
谢靖 (专业:环境工程,博士研究生)
作为我学术生涯中的一次宝贵经历,不管是在学术研究上还是在生活阅历上,我都收获了前所未有的体验和经验。我切实感受到了中国和德国校园文化的差异,尤其感受到德国高校中的多元文化。在这个环境中,我可以结交到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朋友,了解他们国家的人文文化,这锻炼了我的语言能力,也开阔了我的思考。我也体验到了不同文化的碰撞与融合,这种多元文化的环境拓展了我的视野,使我更加开放和包容。
文字|罗亮
图片|罗亮、吴瑞明
排版|吴瑞明
审核|汤奇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