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和机器取代人类,需要人工的工作时代陷入终结——媒体和学界似乎渲染了这样的恐怖氛围。但是这样的说法究竟是否合乎现实?5月23日晚,在“德国周”系列中德对话活动中,专家团队与学生们一起在中德创新实验室就这一话题展开了讨论。
现场讨论由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会上海代表处主任Stefan Pantekoek主持。活动开场他首先提问,数字化变革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怎样的变化?未来我们需要具备哪些素质来应对数字化带来的一系列挑战?这场所谓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给中国和德国带来了相似的影响。一方面是结构性变化,这一进程中机器取代了人类;另一方面,数字化也正改变着现代人的工作方式,工作与业余时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随时待命”和更高的工作效率成了这一时代背景下的必要条件。
随后,联邦就业局学校公共管理学教授,波茨坦电子政务研究所科学主任,Stefan Schuppan教授在他的报告中从多个角度探讨了这一问题。他指出,对于中德的每个公民,企业,政府部门来说,数字化所带来的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必须区分两种数字化,其一是应用、流程导向的数字化,其二是各种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物流网等新形式的数字化。前者只能进行简单的工序操作,而后者却具有高专业性。我们必须批判看待目前关于这一主题的讨论和研究,因为它们主要从两个以职场为导向的论点出发:数字化究竟是会导致人工时代的终结还是会带来更多工作?
报告结束后,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博士生ZHOU Na,ZHU Shan,中德学院双学位硕士毕业生XU Xuhui,以及现场感兴趣的听众们与在场专家一起探讨了数字化在不同文化、代际间产生的不同影响。中德之间的比较显示,德国各年龄段对数字化的不安全感更加明显,特别体现在可能出现的额外工作负担方面。此外,除了创新态度以外,专业能力、批判性自我反思、社交与合作能力都被看作是领导力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
最后,Schuppan教授强调,在关于“工作世界的未来”这一问题的讨论中,文化因素也是不容忽视的要点。同样的技术在应用在不同的社会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变化本身不值得讨论,但是变化的方向却是难以预测的。Schuppan教授指出,只有从事自己所热爱的事业,不以职业市场为导向,才能经受住激烈的职场竞争。
Miriam Nichol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