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CDHK

  • zh-hans 
  • de 
  • 主页
  • 关于我们
    • 简介
    • 关于我们
    • 学院领导
    • 合作方
    • 中德学院历程
      • 2017
      • 2016
      • 2014
      • 2013
      • 2011
      • 2010
      • 2008
      • 2007
      • 2006
      • 2003
      • 2002
      • 2000
      • 1999
      • 1998
      • 1997
      • 1996
      • 1995
      • 1994
      • 1993
    • 行政团队
    • 刊物
      • 中德学院二十周年纪念册
      • 新闻简报
      • 中德学部2022年年报
      • 中德学部2021年年报
      • 中德学部/中德学院2020年年报
      • 中德学院2019年年报
      • 中德学院2018年年报
      • 中德学院2017年年报
      • 中德学部2016年年报
      • 中德学部2015年年报
      • 中德学部2014年年报
      • 中德学部2013年年报
      • 中德学部通讯2012年10月
      • 中德学部通讯2011年10月
      • 中德学院通讯2011年3月
      • 中德学院通讯2010年10月
      • 中德学院通讯2010年3月
    • 组织结构
    • 校友
  • 中德联合研究中心
    • 中德机械工程中心
      • 技术物流基金教席
      • 自动化技术基金教席
      • 开发方法与产品可靠性基金教席
      • 生产系统基金教席
      • 机械制造信息学基金教席
    • 中德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
      • 试验与测量技术基金教席
      • 通信网教席
      • 技术系统可靠与安全性
      • 机动车系统基金教席
      • 应用数学基金教席
    • 中德经济与管理研究院
      • 国际物流网络与服务基金教席
      • 人力资源管理基金教席
      • 创新与创业学基金教席
      • 会计、管理控制和审计学教席
      • 国际供应链管理基金教席
      • 知识产权法基金教席
      • 经济私法基金教席
      • 银行与融资基金教席
      • 创新管理与信息管理基金教席
    • 中德汽车联合研发中心
      • 格特拉克-汽车传动教席
      • 汽车与发动机技术
      • 微控制与嵌入式系统教席
      • 汽车轻量化技术教席
      • AVL李斯特-未来汽车新型动力及控制系统基金教席
      • 产品开发与设计基金教席
      • 汽车技术基金教席
      • 汽车电子基金教席
      • 汽车动力学基金教席
      • 产品开发与设计基金教席
  • 中德博士生院
  • 最新消息
  • 活动安排
  • 导师信息

    • 电子与信息工程系
    • 经济与管理系
    • 机械工程系
    • 车辆工程系
  • 车辆工程系

    陈凤祥 博士

    副教授、博导

    研究领域:

    •  氢燃料电池系统建模

    •  控制与集成

     代表性成果:
    Fengxiang Chen(#)(*),Yang Yu,Ying Liu,Huicui Chen,Control system design for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 based on a common rail(I):Control strategy and performance analysi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2016.12.31
    Fengxiang Chen(#)(*),Yang Yu,Ying Liu,Control system designfor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 based on a common rail (II): optimizationand schedule scheme for the common rail,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2016.12.31
    Chen Fengxiang(#),Gao Yuan(*),An algorithm for on-line measurement of the internal resistance of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Fuel cells,2015.4.2,15(2):337~343
    Chen, Fengxiang; *Zhou, Su; Ji, Guangji; Sundmacher, Kai; Zhang, Chuansheng,Blended learning fitting algorithm for polarization curves of fuel cell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2009.7.01,34(13):5563~5567
    Yuan Gao(#)(*),Angel Montana,Fengxiang Chen(*),Evaluation of porosity and thickness on effective diffusivity in gas diffusion layer,Journal of Power Sources,2017.01.01,342(28):252~265


    个人网址 教席网址

    戴海峰 博士

    副教授、博导

    研究领域

    • 汽车电子

    • 新能源汽车电源系统

    代表性成果
    1,Haifeng Dai, Xuezhe Wei, Zechang Sun et al. Online cell SOC estimation of Li-ion battery packs using a dual time-scale Kalman filtering for EV applications,Applied Energy, 2012, vol 95: 227-237
    2, Haifeng Dai, Letao zhu, Jiangong Zhu et al. Adaptive Kalman filtering based internal temperature estimation with an equivalent electrical network thermal model for hard-cased batteries,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2015, vol: 293: 351-365
    3,Haifeng Dai, Pingjing Guo, Xuezhe Wei et al. ANFIS (adaptive neuro-fuzzy inference system) based online SOC (State of Charge) correction considering cell divergence for the EV (electric vehicle) traction batteries,Energy, 2015, vol. 80: 350-360
    4, Haifeng Dai, Tianjiao Xu, Letao Zhu et al. Adaptive model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for large capacity li-ion batteries on separate time scales, Applied Energy, 2016, vol. 184: 119-131
    5, Haifeng Dai, Chenchen Yu, Xuezhe Wei et al. State of charge estimation for lithium-ion pouch batteries based on stress measurement, Energy, 2017, vol. 129: 16-27


    个人网址 教席网址

    郭荣 博士

    副教授,博导

    研究领域

    • 车辆振动与噪声控制

    • 车辆系统动力学

    代表性成果
    Rong Guo, Wen-bo Tang, Acoustic Performance and Flow Analysis of a multi-chamber perforated Resonator for the Intake System of a Turbocharged Engine, Applied Acoustics 116 (2017) 14–23.
    Rong Guo, Wen-bo Tang, Wei-wei Zhu, Comparison of 1D transfer matrix method and finite element method with tests for acoustic performance of multi-chamber perforated resonator, Applied Acoustics 112 (2016) 140–146.
    Rong Guo and Meng-jia Wang, Active Control of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Launch Vibration in Pure Electric Mode, Journal of Vibration and Control, 2016, DOI: 10.1177/1077546316648811.
    郭荣, 车用涡轮增压进气系统消声器声学理论及应用,同济大学出版社,2017年.
    郭荣, 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同济大学出版社,2013年.


    个人网址 教席网址

    李理光 博士

    教授 博导

    研究领域

    • 高效零排放内燃机;

    • 内燃机燃料喷射与雾化;

    • 内燃机燃烧诊断与反馈控制;

    • 低碳清洁代用燃料燃烧与控制;

    • 增程器用高效低碳内燃机及车用混合动力发动机;

    代表性成果
    1. 基于离子电流的燃烧循环SI/HCCI模式切换优化与控制方法;
    2. 基于离子电流的燃烧循环非正常燃烧(失火/爆震/早燃)的诊断与反馈控制方法;
    3. 基于热氛围燃烧器的润滑油添加剂对早燃影响的新方法研究;
    4. 车用生物柴油适用性研究
    5. 电控液化石油气摩托车


    个人网址 教席网址

    马天才 博士

    副教授,博导

     

    研究领域

    • 燃料电池发动机集成与控制

    •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代表性成果
    1. 国家86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首席科学家
    2. IEC 燃料电池国际标准专家委员、国家燃料电池标准委委员
    3. 超越系列燃料电池汽车
    4. 世界首台常温常压储氢燃料电池客车
    5. 燃料电池备用电源


    个人网址 教席网址

    宋珂 博士

    讲师,硕导

    研究领域

    • 电动汽车动力系统优化设计与控制理论

    代表性成果
    1. Han Xu,Li Feiqiang,Zhang Tao,Zhang Tong,Song Ke.Economic energy management strategy design and simulation for a dual-stack fuel cell electric vehicl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2017,42(16):11584 -11595.
    2. Niu Wenxu,Song Ke,Zhang Tong.Analysis of Geographically distributed vehicle powertrain system validation platform based on X-in-the-Loop theory[C].WCX 2017: SAE World Congress Experience,2017,SAE Technical Paper,2017-01-1674.
    3. Song Ke,Zhang Tao,Niu Wenxu,Zhang Tong.Error accumulation problem and solution of dynamic programming algorithm for energy management of Fuel Cell electric vehicles[J].Automotive Engineering,2017,39(3):249-255.
    4. Niu Wenxu,Song ke,He Yucheng,Zhang Tong.Time delay predictive and compensation method in the theory of X-in-the-Loop[C].SAE 2016 World Congress and Exhibition,2016,SAE Technical Paper:2016-01-0031.
    5. Albert Albers, Yin You, Simon Klingler, Matthias Behrendt, Tong Zhang, Ke Song.Supporting globally distributed product development with a new validation concept[C].Procedia CIRP,2014,461-466.


    个人网址 教席网址

    吴光强 博士

    教授,博导 中德学院格特拉克-汽车传动教席主任、东京大学生产技术研究所客员教授

    研究领域

    • 汽车先进传动/驱动与控制

    • 汽车智能驾驶

    • 汽车非线性动力学与控制

    代表性成果

    吴光强.获上海市技术发明奖、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奖等多项科研奖励;
    吴光强.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奖、通用汽车中国高校汽车领域创新人才奖等多项人才奖励。

    (1)吴光强.车辆静液驱动与智能控制系统,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年
    (2)吴光强.汽车理论(第二版),人民交通出版社,2014年(‘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车辆工程专业规划教材)
    (3)吴光强.汽车数字化开发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机械工业出版社高水平著作基金资助)
    (4)吴光强.地面车辆动力学,人民交通出版社,2012年


    个人网址 教席网址

    熊璐 博士

    教授,博导

    研究领域

    • 车辆工程整车方向

    代表性成果
    智能电动汽车全状态参数估计、复杂环境感知与多源信息融合;
    多轮独立驱动差动转向无人车辆高速运动控制;
    电动汽车分布式四轮驱动系统研发;
    轮毂/轮边电驱动汽车底盘系统构型与集成优化设计及综合动力学协调控制;
    Xiong Lu*, Yu Zhuoping, Wang Yang, Yang Chen, Meng Yufeng. Vehicle dynamics control of four in-wheel motor drive electric vehicle using gain scheduling based on tyre cornering stiffness estimation. Vehicle system dynamics, 2012, 50(6) 831-846. SCI
    Xiong, Lu*, Teng Guowen, Yu ZhuopingP, Zhang Wuxue, Feng Yuan. Novel Stability Control Strategy For Distributed Drive Electric Vehicle Based On Driver Operation Inten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utmotive Technolgy, 2016, 17(4): 651-663. SCI
    熊璐, 徐松云, 余卓平. 基于颤振补偿的电子液压制动系统液压力优化控制.机械工程学报, 2016, 52(12):100-106. EI
    熊璐, 高翔, 邹童.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电液复合分配稳定性控制.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44(6): 922-929. EI


    个人网址 教席网址

    余卓平 博士

    教授,博导,中德学院 采埃孚基金教席主任,同济大学校长助理,国家燃料电池汽车及动力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

    研究领域

    • 汽车车内噪声预测、诊断与控制

    • 汽车模型风洞建设及其测试分析技术

    代表性成果

    “十一五”国家863重大项目课题,电动汽车重大专项(主要负责人)
    燃料电池微型车“春晖一号”;
    燃料电池轿车“超越一号”;

    余卓平, 韩伟, 熊璐*, 徐松云. 基于Byrnes-Isidori标准型的集成式电子液压制动系统液压力控制. 机械工程学报,2016, 22: 92-100. EI
    余卓平, 夏新, 熊璐, 曲彤.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纵向车速非线性自适应估计.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6, 44(5):779-786. EI
    余卓平, 林健, 熊璐, 徐松云. 双动力源电子液压制动系统的研究. 汽车工程, 2016, 38(6):745-753.EI


    个人网址 教席网址

    张立军 博士

    教授,博导 中德学院慕贝尔基金教席主任、同济大学汽车学院院长、国家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智能交通专委会主任 研究领域

    • 汽车振动和噪声分析与控制

    • 汽车系统动力学分析与控制

    • 汽车人-机环境分析与智能控制

    代表性成果

    主持国家重点专项计划、973计划、863计划、科技支撑、上海市重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近30项,骨干企业重大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SCI/EI论文近100篇,编制教材2本。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三等奖3项。曾获“十一五”科技计划执行优秀团队奖、上海世博会科技世博新能源汽车运行保障特别贡献奖、科技世博先进集体等。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燃料电池轿车动力平台关键技术
    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燃料电池轿车动力系统集成与控制技术
    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汽车多源动力总成集成控制关键技术与应用
    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三等奖:汽车盘式制动器制动抖动机理、影响因素与控制措施研究


    个人网址 教席网址

    章桐 博士

    教授,博导,中德学院车辆工程系主任,中德学院舍佛勒汽车技术基金教席主任

    研究领域

    • 车辆整车设计及集成技术(汽车);

    • 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

    代表性成果
    2007年个人因“燃料电池轿车动力系统集成与控制技术”项目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带领团队承担了国家和上海市重大科研项目——燃料电池汽车的研究开发与示范应用,同济大学在燃料电池汽车、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技术突破和技术积累,开发的新一代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技术平台,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广泛应用并起到了很好示范应用。
    2008年领衔主持的 “燃料电池轿车动力平台关键技术”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为2010年世博会期间研制的173套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运营良好,获得了各方面的好评。个人荣获上海市科委世博积极贡献奖。
    2013年个人获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汽车多源动力总成集成控制关键技术与应用课题)(个人排名4)


    个人网址 教席网址

    ©Chinesisch-Deutsches Hochschulkolleg 1998-2024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