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CDHK

  • zh-hans 
  • de 
  • 主页
  • 关于我们
    • 简介
    • 关于我们
    • 学院领导
    • 合作方
    • 中德学院历程
      • 2017
      • 2016
      • 2014
      • 2013
      • 2011
      • 2010
      • 2008
      • 2007
      • 2006
      • 2003
      • 2002
      • 2000
      • 1999
      • 1998
      • 1997
      • 1996
      • 1995
      • 1994
      • 1993
    • 行政团队
    • 刊物
      • 中德学院二十周年纪念册
      • 新闻简报
      • 中德学部2022年年报
      • 中德学部2021年年报
      • 中德学部/中德学院2020年年报
      • 中德学院2019年年报
      • 中德学院2018年年报
      • 中德学院2017年年报
      • 中德学部2016年年报
      • 中德学部2015年年报
      • 中德学部2014年年报
      • 中德学部2013年年报
      • 中德学部通讯2012年10月
      • 中德学部通讯2011年10月
      • 中德学院通讯2011年3月
      • 中德学院通讯2010年10月
      • 中德学院通讯2010年3月
    • 组织结构
    • 校友
  • 中德联合研究中心
    • 中德机械工程中心
      • 技术物流基金教席
      • 自动化技术基金教席
      • 开发方法与产品可靠性基金教席
      • 生产系统基金教席
      • 机械制造信息学基金教席
    • 中德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
      • 试验与测量技术基金教席
      • 通信网教席
      • 技术系统可靠与安全性
      • 机动车系统基金教席
      • 应用数学基金教席
    • 中德经济与管理研究院
      • 国际物流网络与服务基金教席
      • 人力资源管理基金教席
      • 创新与创业学基金教席
      • 会计、管理控制和审计学教席
      • 国际供应链管理基金教席
      • 知识产权法基金教席
      • 经济私法基金教席
      • 银行与融资基金教席
      • 创新管理与信息管理基金教席
    • 中德汽车联合研发中心
      • 格特拉克-汽车传动教席
      • 汽车与发动机技术
      • 微控制与嵌入式系统教席
      • 汽车轻量化技术教席
      • AVL李斯特-未来汽车新型动力及控制系统基金教席
      • 产品开发与设计基金教席
      • 汽车技术基金教席
      • 汽车电子基金教席
      • 汽车动力学基金教席
      • 产品开发与设计基金教席
  • 中德博士生院
  • 最新消息
  • 活动安排
  • 中国学生

    • 国际交流项目
    • 语言互助学习
    • 奖学金
    • 招生专业
    • 实习
    • 招生公告
  • 招生公告

    12.03.2019—中德学院2019年硕士研究生参加复试分数线要求及复试安排

    18.09.2018—2019年中德学院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章程暨选拔复试方法.pdf2019年中德学院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章程暨选拔复试方法.pdf

    14.03.2017—2017年同济大学中德学院 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安排告知书

    07.09.2016—中德学院-2017年研究生招生导师信息.pdf

    07.09.2016—同济大学中德学院招生FAQ-2017年推免生接收.pdf

    21.03.2016—2016年同济大学中德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安排告知书.pdf

    21.09.2015—中德学院2016年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章程暨选拔复试办法.pdf

    双学位合作

    在院学习期间,凡符合协议要求的学生,经申请和审核,均有机会赴德国大学攻读双学位。德方院校学费免费。完成个人培养计划,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学生能获取中德双方的学位证书。学院与七所德国知名大学签订了八项双学位合作协议。目前以毕业双学位生234名,在读68名;其中227名获得德国学术交流中心奖学金。

    双学位项目信息列表.pdf

    招生常见问题答复 (Q&A)                                                         

    各位考生,有关同济大学中德学院201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信息,请以同济大学招生官网http://yz.tongji.edu.cn所发表的信息为准。
    我们罗列了招生中常见的考生希望知道的内容,供大家浏览。大家也可以向教务办老师咨询相关信息。
    信息在不断更新中,建议大家常关注,谢谢!

    1.Q:同济大学中德学院是怎样的教育机构?

    A:同济大学中德学院成立于1998年,是由中德两国政府共同倡导成立的国际合作办学机构,汇集了中德两国教育、科技和企业界的优质资源。学院引入国际一流师资,通过与德国精英高校、著名跨国企业的紧密合作,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意识、精通英德双语、具有扎实专业知识、管理水平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精英人才。学院秉承育人第一的原则,注重品格和能力的培养,提供丰富多彩的国际化教学、科研和文化活动,让中外学生共同学习、成长,优秀学生可以在多所德国大学享受高额奖学金攻读双硕士学。海外学习和著名跨国企业实习,更为学子们的职业生涯奠定扎实的基础。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我们的荣幸,来吧,有梦想、有雄心的有志学子!中德学院官方网站http://cdhk.tongji.edu.cn/,欢迎大家访问。



    2.Q:同济大学中德学院招收哪些专业?

    A:目前同济大学中德学院招收如下专业:
    •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术型)

    • 机械工程(专业型)

    • 车辆工程(学术型/专业型)

    • 动力机械及工程(学术型,2016年不列入招生计划)

    • 动力工程(专业型,2016年不列入招生计划)

    • 信号与信息处理(学术型)

    •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术型)

    • 控制工程(专业型)

    • 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型)

    • 企业管理(学术型)

    •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术型)

    • 物流工程(专业型,2016年不列入招生计划)

    • 法学(学术型,2016年不列入招生计划)

    备注:以上专业当年是否招生和招生计划数,请以同济大学招生简章为准。




    3.Q:如何申请进入同济大学中德学院?

    A:可以通过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和同济大学推荐免试两种途径进入同济大学中德学院学习。
    (1)全国统考:凡是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报考同济大学中德学院(学院代码为130)的考生,达到同济大学的初试要求,并通过中德学院复试后,将被正式录取为注册学生。具体步骤可参照同济大学研招网(http://yz.tongji.edu.cn)。
    (2)全国统考复试环节由中方和德方专家共同完成,其中,中方进行专业测试;德方进行语言测试,可选择英语或者德语。



    4Q:未参加全国统考,也没有参加同济大学推荐免试,能否申请进入中德学院学习?

    A:不能。



    5Q:同济大学中德学院是否招收在职硕士研究生?

    A:不招收。中德学院只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6.Q:同济大学中德学院是否招收定向培养研究生和委托培养研究生?

    A:招收,但是必须通过全国统考或推免两种途径之一进入学院学习。



    7.Q:同济大学中德学院是否接收跨专业考生?跨专业考研是否需要加试?

    A:可以跨专业考研,不需要加试。



    8.Q:同济大学中德学院学制几年?

    A:学制2.5年,但因为德语学习和德国留学的需要,中德学院的学生一般学习三年:入学当年的7月参加学院统一组织的德语培训,至第6学期的6月参加毕业答辩。如攻读中德双学位,则根据专业的不同,3-4个学期在同济大学中德学院学习,2-3个学期在德国大学学习,答辩时间为毕业当年的9月。同济大学硕士研究生最长学习年限不得超过4年。



    9.Q:毕业学生将获得怎样的学历、学位证书?

    A:按照要求完成学业并通过同济大学毕业论文答辩的学生将获得教育部颁发的同济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优秀学生在完成德国合作伙伴高校的双学位课程并通过答辩之后,可以获得同济大学与德国合作高校的硕士学位。



    10.Q:进入同济大学中德学院学习需要多少费用?

    A:同济大学中德学院作为同济大学常设学院,严格按照同济大学研究生收费标准收取费用,学费与校内其他学院没有区别。具体数额根据当年教育部和同济大学相关政策可能有所调整,请以同济大学研究生院官方信息为准。
    但是,德语水平尚未达到要求(同济大学留德预备部德语中级或TestDaF16分)的学生,应当支付德语培训费,费用多少根据同济大学留德预备部当年的收费标准和学生受训时的德语水平而定。



    11.Q:同济大学中德学院的学生能去哪些德国高校学习?

    A:同济大学中德学院注重与德国一流大学的紧密合作,特别是与德国一流大学强势学科的资源对接。优秀学生可以同时获得同济大学与德国合作高校的双硕士学位:
    (1)电子信息工程类——慕尼黑工业大学
    (2)机械与车辆工程类——波鸿鲁尔大学、不伦瑞克工业大学、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斯图加特大学、卡尔斯鲁尔大学、达姆斯达特大学、斯图加特大学、德累斯顿工业大学
    (3)企业管理类——柏林工业大学、波鸿鲁尔大学、明斯特大学、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
    亚森大学、帕德博恩大学
    (4)法学类——柏林洪堡大学、康斯坦茨大学
    *以上各所德国大学与中德学院签署了协议,大家还有机会申请同济大学与其他外国学校签署的协议所提供的机会。



    12.Q:去德国留学是否可以获得奖学金?

    A:可以。中德学院学生除了可以申请同济大学提供的各类奖学金之外,还可以申请多种类型的留德奖学金。每届学生的留德奖学金覆盖率约为60%-80%,包括:
    1. 德国学术交流中心奖学金(在德留学期间约每月500欧)

    2. 就读大学提供的奖学金

    (3)  企业奖学金(汉莎奖学金、哈尼尔奖学金、德国大众奖学金等)

    (4)  在德公司带薪实习




    13.Q:德语如何培训?没有德语基础怎么办?

    A:截至目前,同济大学中德学院仍接受德语零基础的学生入学。但为了更好的运用和把握中德学院的德国资源,包括讲座、图书和奖学金等,建议学生提前接受德语培训,以便在入学前能够达到留德预备部编写的《新求精德语》中级II水平,或歌德学院推荐的同水平教材。对于入学时尚未达到该要求的学生,学院统一委托同济大学留德预备部予以强化培训,学生需要为德语培训支付学费。学费多少根据同济大学留德预备部当年的收费标准和学生受训时的德语水平而定。



    14.Q:如何提前学习德语?

    A:要达到同济大学中德学院在学期间要求的德语水平,应当在同济大学留德预备部接受合计约11个月的全日制德语培训,其中包括《新求精德语》初级I、初级II、中级I、中级II。不具备该条件的考生,可以在复试后至入学前,学习至初级II的水平,以便在入学后能够更多地参与德语活动和讲座,能够较为流利地和德国人进行初步交流,也能够有更多的空余时间跟随导师参与科研项目。
    除了同济大学留德预备部,目前全国各大城市均开办了全日制的德语培训,如歌德学院全日制语言班、各大设有德语专业的高校开设的全日制语言班等。不推荐以考试技能为培训目标的语言学习班。



    15.Q:达到怎样的条件可以赴德留学或实习?

    A:专业成绩优秀且在第三学期前(含第三学期)通过德语TestDaF,成绩达到16分(含)以上,且听说读写均达到4分,就能获得德国学术交流中心奖学金赴德留学。各专业情况略有不同,每年的出国条件根据当年学生整体水平动态微调。



    16.Q:如果德语成绩未达到上述要求,能否获得留德机会?

    A:视情形而定。一般来说成绩优秀的学生仍有机会赴德学习或实习,但可能无法获得奖学金资助。



    17.Q:同济大学中德学院的毕业生就业前景如何?

    A: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100%,毕业生起薪高于同济大学研究生平均水平。半数以上毕业生在大众、西门子、通用等世界500强企业任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在德国本土工作或成为中资企业拓展欧洲市场的重要力量。



    18
    如何联系同济大学中德学院招生办公室?


    (1)同济大学中德学院教务办公室
    电话:021-69584639,65980947
    地址:上海市曹安公路4800号 同济大学济人搂中德学院322室
    (2)官网:http://cdhk.tongji.edu.cn


    ©Chinesisch-Deutsches Hochschulkolleg 1998-2024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