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同济大学-格陆博智能驾驶汽车先进控制教席建设。2022年3月10日,举行教席教授评审会,经会议讨论和研究,同意聘任汽车学院教授吴光强为基金教席教授。与会者包括中德学院副院长吴志红教授、Thomas Willems先生、汽车学院院长、中德汽车联合研发中心主任张立军教授、德方副主任Thomas Vietor先生及同济外事办公室殷文先生。吴光强教授介绍了教席的研究重点与未来工作计划。除培养车辆控制领域的高素质人才外,教席研究将聚焦“自动驾驶汽车的智能自主决策”、“自动驾驶汽车的先进控制”、“主动/自适应汽车悬架”及“线控底盘的一体化控制”等领域,并与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加强合作。
最新消息
与资助企业合作的新项目——中德学院职业导师计划
2022年3月,中德学院与拜耳、莱茵金属汽车和安永三家资助企业合作,推出了职业导师计划,共有来自不同硕士项目的4名中国学生和10名德国学生提出申请,其中7人在选拔中匹配到了相应的导师。该项目为期1-3个月,学生可以与企业职业导师进行一对一的(线上)交谈,以深入了解公司、某个职位及其职责以及工作流程,并就自己的职业规划寻求导师建议。参与的资助企业可以提早接触各专业的优秀人才,甚至为其提供实习或工作机会。指导的具体时间和内容由导师和学生自行商定。
感兴趣的学生和企业代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获取更多信息或通过中德学院建立联系:Thomas Willems先生:th.willems@tongji.edu.cn
中德学院指导项目经验分享
A. 参与学生
我叫Claudia Dalmau,是同济大学和柏林洪堡大学的法律双硕士学生。之所以决定参加中德学院的指导项目,是因为我在成为律师的职业道路上需要寻求具体的建议、支持、榜样以及对这个职业的了解。
参加同济大学中德学院的指导项目对我的个人发展和未来追求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作为项目的被指导者,我得以获得了对中国文化更多的了解。否则这在当前的新冠疫情形势下是不可能的,因为我的所有课程都是线上进行。此外,该项目不仅为我提供了与成功的职业人士取得沟通的机会,还使我能更多地了解他们的专业领域和目标,并与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有所帮助的人建立联系。
我的导师——拜耳大中华区法务与合规副总裁 Raphael Oen博士——在我看来是一位极其出色的导师。当我刚开始接触这个项目时,我不知道需要做什么,也不了解他对我未来的职业生涯有多重要。此外,他还在许多方面为我提供帮助,包括为我的硕士论文寻找题目,在选题方面他还进一步地请他的同事为我解释一些问题并提供建议。我还非常感谢他在我为个人发展做决定时给予的帮助。
总而言之,我在整个项目中感到受到重视和关心,我很愿意推荐这一项目。我相信它会对我今后的成长产生影响。
B. 提供指导的企业代表
同济大学的“中德学院职业导师计划”使企业能够与高度活跃的人才进行深入交谈。这种对话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即将毕业并面临就业的学生的期望、担忧和需求,并反思自己是否真的可以满足学生的期望。
该指导项目还有助于了解大学提供的学位课程内容以及可获得的相应技能。我本人指导的是同济大学与柏林洪堡大学联合开设的“德国、欧洲和中国法比较研究”硕士项目。在与被指导者的交谈中,我对该指导项目和不同法律体系的比较教学有了更多了解。此外,关于硕士论文选题的讨论也为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让我思考哪些法律领域仍迫切需要学术研究和阐释。在这个意义上,这种关于硕士论文题目的讨论可以促进学术研究兴趣更好地与实际需要相结合。
就我个人而言,我对Claudia Dalmau的积极反馈感到高兴。我想对她表达同样的赞美,因为我作为导师也从该项目中获益匪浅。与人才分享经验和专业知识,帮助他们制定职业规划,对我来说也是一种乐趣。
因此,我推荐各企业参与指导项目,支持这一成熟而有意义的宝贵倡议。
中德学院校友分会举办第一届理事会第四次会议
12月11日,同济大学校友会中德学院分会第一届理事会第四次会议在四平校区中德大楼和线上平台同时召开。中德学院党委书记、中方副院长、校友分会会长吴志红教授,学院党委副书记、校友分会秘书长杜斐老师,学院教学主管、校友分会执行会长李鹏忠教授,学院原机械系主任沈斌教授,京东工业副总裁兼华东区总经理沈学军(00届校友),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财务总监杨威(03届校友),奥纬咨询公司董事合伙人张君毅(04届校友),舍弗勒大中华区汽车科技事业部总裁陈相滨(06届校友)以及来自各行各业的校友理事共22人参加会议。
吴志红代表学院向长期关心、支持学院校友工作的理事们致以最衷心的感谢。他从做精小核心、做强大外围、做好高层次三个层面详细介绍了学院2020-2021学年度在服务中德中心发展、深化院企产学研共建、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促进中德学子互学互鉴、引进高水平国际师资、推进中德科技创新合作、优化中德对话机制等方面取得的成绩。根据学校部署,学院正积极推进在建筑、环境等学科领域建设新中德中心和筹建中德博士生院,加深跨国别、跨学科、跨产业合作的宽度与深度,更好服务同济大学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迈上新台阶、助力学校“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吴志红希望各位校友理事群策群力,贡献智慧和力量,在学院国际交流、人才培养、院企合作、创新发展等方面建言献策。
李鹏忠作《校友会年度工作报告》。2020-2021学年,学院校友分会进一步梳理、更新了校友信息数据;继续完善了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校友信息化平台建设;举办了校友发展论坛、智能智造论坛、新能源网联汽车论坛等6场校友活动,为校友们提供交流分享平台、为在校生提供向优秀校友学习的机会。
随后,吴志红向参会理事介绍了中德学院校友分会2022年工作计划,包括校友年会工作方案、校友创新创业论坛和人工智能论坛安排、中德建交50周年优秀校友访谈录等内容。理事会审议通过学院校友分会2022年工作计划。
在交流环节,与会校友代表进行了充分而热烈的讨论。大家围绕学院发展和校友分会工作计划,在国际交流合作、高素质人才培养、科学创新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张君毅表示,学院成立23年来培养了大量活跃在中德科教和经济领域的优秀毕业生。他将继续支持学院深度整合校友资源和网络,在低碳减排、智慧城市、智能驾驶等领域进一步提升产学研一体化,实现院企合作共赢。
杨威毕业后深耕于中德合资车企上汽大众。他提及,上汽大众正全面向电动化、智能化、共享化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转型。作为校友理事,他将积极助力上汽大众与学院深化在电动车领域的产教融合,培养更多精通中德两国文化的行业领军人才。
陈相滨表示,学院校友分会为校友们搭建了深度交流、互信合作的平台,助力校友事业更好发展。在新技术新应用方兴未艾的今日,也将助推舍弗勒和学院产学研更高质量融合,加速企业转型,共育创新科技人才。
沈学军、宝马(中国)研发中心经理王廷君(10届校友)、普瑞均胜汽车电子有限公司功能安全经理陈春晓(17届)、孚能科技动力电池系统高级工程师钟崇霖(18届)等多名理事还就2022年校友分会工作计划、高层次人才培养、德语教学及后疫情时代中德企业智能化转型面临的挑战展开广泛讨论。
十四五”期间,中德学院校友分会将持续推进内涵式发展,探索校友活动新形式,服务学院“三全育人”,支撑校友终身发展,助力学校中国特色世界一流高校建设。
同济大学-西门子(中国)框架合作协议签约
2022年1月13日下午,同济大学与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隆重举行,双方将联合共建实验室,共同培养新型数字化人才等。签约仪式后,在娄永琪副校长陪同下,西门子领导一行参观了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实验室、中德机械工程中心等。
中德联合研究中心(同济大学)立项建设获教育部批准
2022年1月11日,教育部再次组织中德联合研究中心(同济大学)专家论证会, Jürgen Fleischer院士、Michael Abramovici院士、Otto Heinrich Herzog院士、Ömer Sahin Ganiyusufoglu院士、Christopher Ehrmann助理教授以视频的方式支持该项目申报。中德联合研究中心(同济大学)立项建设已获教育部批准。
中德联合研究中心(同济大学)是中德合作学科交叉的国际科研合作平台。联合研究中心将围绕中德两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共同需求,围绕智能科技、绿色发展两大主题,开展交叉融合研究。
中德学院迎来新院长——陈杰校长!
2021年9月7日起,陈杰校长亲自兼任中德学院院长。
陈杰,同济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副理事长、IEEE Fellow、IFAC Fellow。
2022秋季赴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攻读双学位(硕士)的通知
同济大学与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于2011年签订双学位合作协议。根据该协议,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拟于2022年10月派出学生赴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攻读双学位。
申请对象: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2021级机械、热能专业硕士研究生
双学位攻读时间:2022年10月至2024年3月
申请时间:即日起至2021年12月24日止
申请材料:
- 个人简历(中文&德文)
- 德福(TestDaF)成绩单复印件
- 本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复印件)
- 本科成绩单
- 导师推荐信(英文或德文)
- 获奖证明(如有)
- 申请书
录取条件:
- 德福(TestDaF)总成绩不低于16分(针对因受疫情影响未能参加德福考试从而无法提供成绩证明的同学,经与达姆施塔特大学协商,解决方案如下:学生可以先提交申请,但是,学生应于2022年3月参加德福考试,并于2022年4月底前提供不低于16分的德福成绩证明,从而获得2022年冬季学期的入学资格。如果学生届时不能提供不低于16分的德福成绩证明,将不能获得外方录取资格。)
- 成绩优秀
- 在校表现突出,综合能力强
录取流程:
- 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发布招生通知,请申请者务必于2021年12月24日中午12:00前将纸质版申请材料交至开物馆A410喻老师处,并将电子版简历发送至yu_fei@tongji.edu.cn;
- 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教授线上APS面试时间初步定于2022年3月,具体日期另行通知;
- 中方和德方组成教授小组,对提交申请的学生材料进行审核和面试,最后确定录取名单。
备注:
- 该双学位项目为自费项目,申请者需自行承担所有在德期间的花费以及往返旅费。
- 德方教授面试,一方面是确定学生录取资格,另一方面有利于申请APS团组号。
联系人:
喻菲 69589485
yu_fei@tongji.edu.cn
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
2021年12月15日
2022秋季赴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攻读双学位(硕士)的通知
同济大学与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于2011年签订双学位合作协议。根据该协议,汽车学院拟于2022年10月派出学生赴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攻读双学位。
申请对象:同济大学汽车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
双学位攻读时间:2022年10月至2024年3月
申请时间:即日起至2022年12月24日截止
申请材料:
- 个人简历(中文&德文)
- 德福(TestDaf)成绩单复印件
- 本科成绩单
- 导师推荐信(英文或德文)
- 获奖证明(如有)
录取条件:
- 德福(TestDaf)总成绩不低于16分(德福成绩没有达到要求的学生,可以先提出申请,是否能参加本次APS面试,等通知;后续德福成绩单须于2022年4月补交)
- 成绩优秀
- 在校表现突出,综合能力强
录取流程:
- 汽车学院发布招生通知,请申请者务必于2022年12月24日中午12:00前将纸质版申请材料交至学院A202林老师处,并将电子版发送至linsijia@tongji.edu.cn;
- 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教授线上APS面试时间初步定于2022年3月,具体日期另行通知。
备注:
- 该双学位项目为自费项目,申请者需自行承担所有在德期间的花费以及往返旅费。
- 德方教授面试,一方面是确定学生录取资格,另一方面有利于申请APS团组号。
联系人:
汽车学院办公室
林思嘉 69589204
linsijia@tongji.edu.cn
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赴德国波鸿鲁尔大学攻读双学位(硕士)通知
根据同济大学与德国波鸿鲁尔大学双学位协议,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计划于2022年4月派出学生赴德攻读双学位。
申请对象: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2020级机械专业硕士研究生
双学位攻读时间:2022年4月至2023年10月(预计)
申请时间:即日起至2021年12月6日
申请材料:
- 个人简历(中文&德文)
- 德福(TestDaF)成绩单复印件
- 大学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复印件)
- 本科成绩单(可后补交)
- 获奖证明(如有)
- 申请书
录取条件:
- 德福(TestDaF)总成绩不低于16分(德福成绩没有达到要求的学生,可以先提出申请,是否能参加本次APS面试,等通知)
- 成绩优秀
- 在校表现突出,综合能力强
录取流程:
- 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发布招生通知,请在规定时间内准备上述材料,并于12月6日前将纸质材料交至开物馆A410喻菲老师处,个人简历中文和德文电子版请发送至: yu_fei@tongji.edu.cn;
- 受疫情影响德国教授将线上参加APS面试,申请学生需线下参加面试,面试时间为12月8日,地点待通知。
- 中方和德方组成教授小组,对提交申请学生的进材料审核和面试,最后确定录取名单。
备注:
- 该双学位项目为自费项目,申请者需自行承担所有在德期间的花费以及往返旅费。
- 德方教授面试,一方面是确定学生录取资格,另一方面有利于申请APS团组号。
联系人:喻菲 69589485
汽车学院赴德国波鸿鲁尔大学攻读双学位(硕士)通知
根据同济大学与德国波鸿鲁尔大学双学位协议,汽车学院计划于2022年4月派出学生赴德攻读双学位。
申请对象:同济大学汽车学院2020级车辆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
双学位攻读时间:2022年4月至2023年10月(预计)
申请时间:即日起至2021年12月6日
申请材料:
- 个人简历(中文&德文)
- 德福(TestDaF)成绩单复印件
- 大学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复印件)
- 本科成绩单(可后补交)
- 获奖证明(如有)
- 申请书
录取条件:
- 德福(TestDaF)总成绩不低于16分(德福成绩没有达到要求的学生,可以先提出申请,是否能参加本次APS面试,等通知)
- 成绩优秀
- 在校表现突出,综合能力强
录取流程:
- 汽车学院发布招生通知,请在规定时间内准备上述材料,并于12月6日前将纸质材料交至宁远馆A202林老师处,个人简历中文和德文电子版请发送至: linsijia@tongji.edu.cn;
- 受疫情影响德国教授将线上参加APS面试,申请学生需线下参加面试,面试时间为12月8日,地点待通知。
- 中方和德方组成教授小组,对提交申请学生的进材料审核和面试,最后确定录取名单。
备注:
- 该双学位项目为自费项目,申请者需自行承担所有在德期间的花费以及往返旅费。
- 德方教授面试,一方面是确定学生录取资格,另一方面有利于申请APS团组号。
联系人:林思嘉 69589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