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在中德学院2022年夏季学期中国能力课程框架下,韩政教授受邀为德国学生举办了以“中国创业:从模仿到创新”为题的在线讲座。韩政教授是中德经济与管理研究院创新创业教席教授。他在报告中阐述了中国创业的历史发展、创业价值观的变化及未来面临的挑战。讲座共有二十余人参加。学生通过讲座最后的小测验后可获得由中德学院颁发的参与证明。
最新消息
中德学院中国能力系列讲座:“从中德视角看中国智能工程”
4月9日,在中德学院2022年夏季学期中国能力课程框架下,房殿军教授受邀为德国学生举办了以“从中德视角看中国智能工程”为题的在线讲座。房殿军教授是中德学院“技术物流”基金教席教授、德国弗劳恩霍夫物流研究院中国首席科学家首席代表。他在报告中探讨了中国“智慧物流”和“智能工厂”的现状和未来趋势以及中德在“智能工程”领域的合作潜力。讲座共有24人参加。学生通过讲座最后的小测验后可获得由中德学院颁发的参与证明。
与SAP合作推出“智能化转型前沿课程”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与全球领先的企业管理软件解决方案公司思爱普(SAP)从2009年就开始了较为紧密的合作,双方在2016年6月正式签署了校企合作的战略框架协议。为进一步增进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共同培养数字化转型所需人才,在2021年10月21日,经济与管理学院联合SAP中国研究院共同推出了“智能化转型前沿课程”, 并举办了盛大的启动仪式。
双方将依托同济中德经济与管理研究院,聚焦于数字经济发展趋势,秉承产教融合宗旨,将SAP高管和专家请进课堂和讲堂,分享业界关于数字化转型的行业视角和前沿实践;同时依托同济经管的人才资源和科研成果,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协助企业破解数字化转型难题。
到2022年5月,双方已联合举办了多场主题讲座,如SAP 中国研究院战略规划与运营总监许磊所做的两场分别题为“体验经济下的企业智慧转型”、“新时代企业智慧转型”的专题讲座,SAP全球高级副总裁、SAP 中国研究院院长李瑞成所做的题为《数字化转型往何处走?智能经济时代》的专题报告。
此外,双方还在打造MOOC(慕课)方面通力合作,目前已有三位SAP专家在智慧树平台上提供了MOOC课程。
莱茵书院2022年招生宣传册定稿
2022年5月,完成2022级莱茵书院招生宣传册设计。
中德学院党委副书记、办公室主任杜斐女士荣休
2022年3月,中德学院党委副书记、办公室主任杜斐女士正式退休。自1998年中德学院建立以来,杜老师恪尽职守、勤勉尽责,伴随着中德学院成长,为该项目发展成为中德教育科研合作的典范作出了贡献。她总能及时了解合作双方的愿望,并在两者之间寻求可行的解决方案,并尽心关心同事、学生以及校友。
中德学院衷心感谢杜斐老师的付出,并祝她迈入人生新阶段身体健康、阖家幸福、事事如意!
中德学院格陆博智能驾驶汽车先进控制教席建设
完成同济大学-格陆博智能驾驶汽车先进控制教席建设。2022年3月10日,举行教席教授评审会,经会议讨论和研究,同意聘任汽车学院教授吴光强为基金教席教授。与会者包括中德学院副院长吴志红教授、Thomas Willems先生、汽车学院院长、中德汽车联合研发中心主任张立军教授、德方副主任Thomas Vietor先生及同济外事办公室殷文先生。吴光强教授介绍了教席的研究重点与未来工作计划。除培养车辆控制领域的高素质人才外,教席研究将聚焦“自动驾驶汽车的智能自主决策”、“自动驾驶汽车的先进控制”、“主动/自适应汽车悬架”及“线控底盘的一体化控制”等领域,并与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加强合作。
与资助企业合作的新项目——中德学院职业导师计划
2022年3月,中德学院与拜耳、莱茵金属汽车和安永三家资助企业合作,推出了职业导师计划,共有来自不同硕士项目的4名中国学生和10名德国学生提出申请,其中7人在选拔中匹配到了相应的导师。该项目为期1-3个月,学生可以与企业职业导师进行一对一的(线上)交谈,以深入了解公司、某个职位及其职责以及工作流程,并就自己的职业规划寻求导师建议。参与的资助企业可以提早接触各专业的优秀人才,甚至为其提供实习或工作机会。指导的具体时间和内容由导师和学生自行商定。
感兴趣的学生和企业代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获取更多信息或通过中德学院建立联系:Thomas Willems先生:th.willems@tongji.edu.cn
中德学院指导项目经验分享
A. 参与学生
我叫Claudia Dalmau,是同济大学和柏林洪堡大学的法律双硕士学生。之所以决定参加中德学院的指导项目,是因为我在成为律师的职业道路上需要寻求具体的建议、支持、榜样以及对这个职业的了解。
参加同济大学中德学院的指导项目对我的个人发展和未来追求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作为项目的被指导者,我得以获得了对中国文化更多的了解。否则这在当前的新冠疫情形势下是不可能的,因为我的所有课程都是线上进行。此外,该项目不仅为我提供了与成功的职业人士取得沟通的机会,还使我能更多地了解他们的专业领域和目标,并与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有所帮助的人建立联系。
我的导师——拜耳大中华区法务与合规副总裁 Raphael Oen博士——在我看来是一位极其出色的导师。当我刚开始接触这个项目时,我不知道需要做什么,也不了解他对我未来的职业生涯有多重要。此外,他还在许多方面为我提供帮助,包括为我的硕士论文寻找题目,在选题方面他还进一步地请他的同事为我解释一些问题并提供建议。我还非常感谢他在我为个人发展做决定时给予的帮助。
总而言之,我在整个项目中感到受到重视和关心,我很愿意推荐这一项目。我相信它会对我今后的成长产生影响。
B. 提供指导的企业代表
同济大学的“中德学院职业导师计划”使企业能够与高度活跃的人才进行深入交谈。这种对话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即将毕业并面临就业的学生的期望、担忧和需求,并反思自己是否真的可以满足学生的期望。
该指导项目还有助于了解大学提供的学位课程内容以及可获得的相应技能。我本人指导的是同济大学与柏林洪堡大学联合开设的“德国、欧洲和中国法比较研究”硕士项目。在与被指导者的交谈中,我对该指导项目和不同法律体系的比较教学有了更多了解。此外,关于硕士论文选题的讨论也为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让我思考哪些法律领域仍迫切需要学术研究和阐释。在这个意义上,这种关于硕士论文题目的讨论可以促进学术研究兴趣更好地与实际需要相结合。
就我个人而言,我对Claudia Dalmau的积极反馈感到高兴。我想对她表达同样的赞美,因为我作为导师也从该项目中获益匪浅。与人才分享经验和专业知识,帮助他们制定职业规划,对我来说也是一种乐趣。
因此,我推荐各企业参与指导项目,支持这一成熟而有意义的宝贵倡议。
中德学院校友分会举办第一届理事会第四次会议
12月11日,同济大学校友会中德学院分会第一届理事会第四次会议在四平校区中德大楼和线上平台同时召开。中德学院党委书记、中方副院长、校友分会会长吴志红教授,学院党委副书记、校友分会秘书长杜斐老师,学院教学主管、校友分会执行会长李鹏忠教授,学院原机械系主任沈斌教授,京东工业副总裁兼华东区总经理沈学军(00届校友),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财务总监杨威(03届校友),奥纬咨询公司董事合伙人张君毅(04届校友),舍弗勒大中华区汽车科技事业部总裁陈相滨(06届校友)以及来自各行各业的校友理事共22人参加会议。
吴志红代表学院向长期关心、支持学院校友工作的理事们致以最衷心的感谢。他从做精小核心、做强大外围、做好高层次三个层面详细介绍了学院2020-2021学年度在服务中德中心发展、深化院企产学研共建、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促进中德学子互学互鉴、引进高水平国际师资、推进中德科技创新合作、优化中德对话机制等方面取得的成绩。根据学校部署,学院正积极推进在建筑、环境等学科领域建设新中德中心和筹建中德博士生院,加深跨国别、跨学科、跨产业合作的宽度与深度,更好服务同济大学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迈上新台阶、助力学校“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吴志红希望各位校友理事群策群力,贡献智慧和力量,在学院国际交流、人才培养、院企合作、创新发展等方面建言献策。
李鹏忠作《校友会年度工作报告》。2020-2021学年,学院校友分会进一步梳理、更新了校友信息数据;继续完善了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校友信息化平台建设;举办了校友发展论坛、智能智造论坛、新能源网联汽车论坛等6场校友活动,为校友们提供交流分享平台、为在校生提供向优秀校友学习的机会。
随后,吴志红向参会理事介绍了中德学院校友分会2022年工作计划,包括校友年会工作方案、校友创新创业论坛和人工智能论坛安排、中德建交50周年优秀校友访谈录等内容。理事会审议通过学院校友分会2022年工作计划。
在交流环节,与会校友代表进行了充分而热烈的讨论。大家围绕学院发展和校友分会工作计划,在国际交流合作、高素质人才培养、科学创新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张君毅表示,学院成立23年来培养了大量活跃在中德科教和经济领域的优秀毕业生。他将继续支持学院深度整合校友资源和网络,在低碳减排、智慧城市、智能驾驶等领域进一步提升产学研一体化,实现院企合作共赢。
杨威毕业后深耕于中德合资车企上汽大众。他提及,上汽大众正全面向电动化、智能化、共享化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转型。作为校友理事,他将积极助力上汽大众与学院深化在电动车领域的产教融合,培养更多精通中德两国文化的行业领军人才。
陈相滨表示,学院校友分会为校友们搭建了深度交流、互信合作的平台,助力校友事业更好发展。在新技术新应用方兴未艾的今日,也将助推舍弗勒和学院产学研更高质量融合,加速企业转型,共育创新科技人才。
沈学军、宝马(中国)研发中心经理王廷君(10届校友)、普瑞均胜汽车电子有限公司功能安全经理陈春晓(17届)、孚能科技动力电池系统高级工程师钟崇霖(18届)等多名理事还就2022年校友分会工作计划、高层次人才培养、德语教学及后疫情时代中德企业智能化转型面临的挑战展开广泛讨论。
十四五”期间,中德学院校友分会将持续推进内涵式发展,探索校友活动新形式,服务学院“三全育人”,支撑校友终身发展,助力学校中国特色世界一流高校建设。
同济大学-西门子(中国)框架合作协议签约
2022年1月13日下午,同济大学与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隆重举行,双方将联合共建实验室,共同培养新型数字化人才等。签约仪式后,在娄永琪副校长陪同下,西门子领导一行参观了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实验室、中德机械工程中心等。
中德联合研究中心(同济大学)立项建设获教育部批准
2022年1月11日,教育部再次组织中德联合研究中心(同济大学)专家论证会, Jürgen Fleischer院士、Michael Abramovici院士、Otto Heinrich Herzog院士、Ömer Sahin Ganiyusufoglu院士、Christopher Ehrmann助理教授以视频的方式支持该项目申报。中德联合研究中心(同济大学)立项建设已获教育部批准。
中德联合研究中心(同济大学)是中德合作学科交叉的国际科研合作平台。联合研究中心将围绕中德两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共同需求,围绕智能科技、绿色发展两大主题,开展交叉融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