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scal Wolff是同济与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博士联合培养项目的第二名毕业生,于2021年3月22日完成了线上答辩,论文题为“直接转运平台的资源规划”。直接转运指的是不再储存货物,而是直接处理货物并将其发送给客户。因此,可以大大降低甚至完全免去仓储流程和仓储成本。Pascal Wolff从博世全球供应链管理基金教席的物流实践中,对这一热门话题进行了研究。直接转运成功的前提,在于强大的货运规划模型和算法。Wolff在其论文中提出直接转运的三个重要子问题,并研究了具体模型和算法。获得博士学位后,他在宁波(中国)供应链创新学院担任助理教授,该学院是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全球供应链和物流卓越网络的一部分,这也是对其科研能力的认可。
最新消息
经管专业中国双学位硕士生线上答疑活动
2021年4月23日,中德学院相关教师与柏林工业大学的中德学院团队面向中国双学位硕士生举办了线上答疑活动,讨论关于柏林工业大学-同济大学双学位硕士攻读的问题。2020年4月起,李沙沙和她的同学们就读于柏林工业大学。其中一部分选择在国内参与线上教学,另一部分则赴柏林学习生活。
黄官伟教授,Axel Werwatz教授与项目负责人Sigrun Abels博士一起回答了经济工程专业学习的相关问题,包括硕士论文撰写、课程学分以及实习。学生们将在今年年底提交硕士论文。论文设计的课题十分广泛,包括市场营销、供应链管理等。
此外,项目相关老师杨瑞帆,Jing Pape-Wang和Kim Beese也将为学生提供行政上的支持。
祝愿学生在最后关头一切顺利,成功取得双硕士学位!
中德学院斯蒂尔基金教席李莉教授团队获自动化与人工智能创新团队奖
4月9日至10日,2020年度中国自动化学会(CAA)颁奖盛典在苏州举行,我校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教师荣获多个学会重要奖项。其中,获自动化与人工智能创新团队奖1项、青年科学家奖1项、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导师奖1项、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1项、青年人才托举工程1项、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兼职教授领衔完成)。
由李莉、陈启军、何斌三位教授牵头的“自主智能系统”学术团队获CAA自动化与人工智能创新团队奖。该奖项旨在奖励在自动化与人工智能领域得到公认的优秀研究团队,激励相关领域的创新团队在科学研究、技术发明或社会服务等方面作出突出成就和重要贡献,推动持续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以及社会进步。同济大学“自主智能系统”创新团队成立于2011年,在吴启迪教授、陈杰院士等专家的指导下,汇聚了一批领域内优秀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在智能感知、机器人与自主系统、无人工厂等方向取得了多项重要突破,达到了国际前沿水平。
张皓教授获第六届CAA青年科学家奖。张皓教授对网络化多智能体系统的关键问题展开研究,并在无人车控制系统的设计中取得突破,提出了不完全信息和通讯受限网络化机理模型及网络环境无人车数据估计与融合方法,建立了无人车云控制方法。
陈虹教授及其指导的博士生郭露露分别获CAA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导师奖和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郭露露的博士论文题目为《面向智能节能的汽车实时优化控制及实车验证》。论文针对汽车智能节能的道路信息高效利用、能量实时优化和控制器车载级实现等挑战性问题,提出了基于汽车动力学特性的长时域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快速求解方法,实现了智能节能系统180MHz车载级在线求解,6000公里道路测试节能7%至10%。
孟敏研究员获CAA第六届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孟敏于山东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曾多次到香港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从事访问研究,2017至2020年在南洋理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在布尔网络、分布式博弈与优化、分布式安全控制与估计等领域取得突出成果。
我校兼职教授孙长银及全职副研究员董璐分别作为第一和第四完成人获CAA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同济大学为项目第三完成单位。该项目面向国家发展需求,特别是重大抗疫需求,围绕移动服务机器人复杂环境感知、自主规划定位、智能导航控制三个关键技术问题,以产学研结合方式,开展了移动服务机器人关键技术攻关。
此外,陈虹还受邀参加了圆桌论坛,就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智能汽车等热点问题作了发言。
近年来,同济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发展势头良好。学科是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副理事长单位及多个省部级学会理事长单位,服务国际国内学术生态。校长陈杰院士当选教育部人工智能与区块链科技委专家组召集人,牵头建设人工智能智库。洪奕光、陈虹先后担任IEEE CSS(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控制系统委员会)执委。陈杰、洪奕光分别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和系统科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学科新当选IFAC(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 Fellow(会士)1人,现有IEEE Fellow2人,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3人。学科入选何梁何利奖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基础科学中心首席1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6人、中国科协托举工程3人。学科2020年承办中国自动化大会,汇聚线上线下学者超过两万人,共同探讨“自主智能,创享未来”。学科牵头建设上海市“智能科学与技术”IV高峰学科,作为骨干力量建设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牵头获批上海市市级科技重大专项,建设若干大科学设施和若干研发平台,突破智能传感、无人终端、网络协控与系统等核心技术,力争在自主智能无人系统领域取得一批原始创新性研究成果,着力推动智慧城市、智能建造、智能制造、智能医疗、智能农业等领域的产业变革,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文/李莉 图/衣鹏)
中德学院2020届毕业生就业率实现 100%
中德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吴志红教授在学院校友年会上介绍,2020年共有94名中国学生、17名德国学生从中德学院毕业。吴志红介绍,学院今年新增94名中国毕业生和17名德国毕业生。虽受新冠疫情和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影响,学院2020届毕业生因具有国际视野、跨文化交际能力、精通专业技能,都找到了合意的工作!学院就业率达百分之百。中德学院校友大多活跃在中德经贸、学术交流第一线,为中德学院和同济大学赢得了很好的国际声誉。中德学院党委副书记杜斐表示,校友们取得的卓越成就令学院感到欣慰和自豪,校友们的创新成果和开拓精神将为在校生们发挥积极的榜样示范作用。很多优秀校友都得益于学院的基金教席制,这种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为在校生提供了很好的实践场所和科研课题。她希望,成功校友今后也能在学院设立相应基金,回馈学院、服务社会。
转发:德国洪堡基金会总理奖学金申请通告
The German Chancellor Fellowship for tomorrow’s leaders- Application deadline: 15 October 2021
NEW: now also open to applicants from South Africa; more flexible timing; new event concept
Application deadline: 15 October 2021
Recommended period of sponsorship: 1 October 2022 – 30 September 2023
The Alexander von Humboldt Foundation grants up to 60 German Chancellor Fellowships every year to prospective leaders from Brazil, China, India, Russia, South Africa and the USA – irrespective of their field of work. Together with a German host and mentor of their choice, fellows conduct a socially-relevant project they have developed independently.
Fellowship benefits
- A monthly fellowship of €2,150, €2,450 or €2,750, depending on your qualifications
- Flexible timing: 12-month fellowship between 1 August 2022 – 31 March 2024
- Individual mentoring during your stay in Germany
- Additional financial support for items such as family members accompanying you, travel expenses or a German language course
- A study tour of Germany, an opportunity to meet the German chancellor at the end of your stay and a number of networking events
- Joint programme events and the chance to actively cooperate in peer groups and organise smaller-scale networking formats
- Extensive alumni sponsorship, particularly to help you sustain contact with collaborative partners in Germany during your entire professional career
Application requirements
- The applicant must be a national of Brazil, China, India, Russia, South Africa or the United States.
- Bachelor’s or equivalent academic degree completed less than twelve years before the beginning of the fellowship
- A mentoring agreement from the host in Germany
- A project plan which candidates must draw up independently and coordinate with their host.
- Initial proven leadership experience
Application
Further information, a list of all application requirements and a link to the online application form are available at www.humboldt-foundation.de/youngleaders.
Advice and contact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regarding the German Chancellor Fellowship Programme or would like individual guidance, please contact us at info@avh.de.
You can find examples of projects conducted at https://www.humboldt-foundation.de/en/apply/sponsorship-programmes/german-chancellor-fellowship/fellows-in-portrait.
The Chancellor of 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is the patron of this fellowship programme.
Link: German Chancellor Fellowship – Alexander von Humboldt-Stiftung (humboldt-foundation.de)
德国驻沪总领馆科教领事访问同济大学中德学院
3月18日,德国驻沪总领馆科教领事孔瑞超(Richard Cuntz)、领馆科技处代表曾红萍、易堂铭(Thomas Elz)访问我校中德学院,旨在了解学院“小核心、大外围、高层次”平台化转型成果和下一阶段工作设想。副校长雷星晖在中德大楼接待孔瑞超领事一行。中德学院负责人和同济大学外事办公室代表陪同出席。
雷星晖对孔瑞超一行的来访表示欢迎,并向来宾介绍了中德学院2020年积极克服新冠肺炎疫情不利影响,线上线下相结合顺利开展人才培养和国际交流合作的相关情况,以及继续平稳扎实推进平台化转型取得的系列成绩。他表示,在中德两国政府、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大力支持下,中德学院将继续肩负推动同济大学高水平中德合作交流的重要使命,加强校内更多优势学科与德国精英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高质量合作,进一步提升同济大学“中德合作品牌”的内涵和品质,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十四五”期间,中德学院将着力促进中德两国在建筑城规、环境、交通、医学和生命科学等领域的教育交流和科研创新合作,积极拓展校内更多专业学院成为中德合作“大外围”新成员和新动力。
孔瑞超表示,同济大学和中德学院是德国通往中国的桥梁,并对同济大学全面深入开展高质量、高层次对德交流合作取得的成果和未来规划表示赞赏。他表示,将继续支持我校国际化教育交流和中德学院“大核心、大外围、高层次”平台化建设相关工作。
“海之变”: 中德对话系列之“人类世时代的科学与艺术”
人类世是人类干预生物、地质和大气过程并结束稳定气候条件的第一个地球时代。其后果无处不在,从全球变暖和海洋酸化,到极地冰盖融化和海平面上升,再到自然灾害、物种灭绝、大流行病、逃亡和移徙。为了使这一复杂问题获得关注,同济大学中德学院携手洪堡大学的“人类世剧院”、中德学部和中德校园,于十月至十二月期间发起了在线对话系列“海之变:人类世时代的科学与艺术”,邀请来自中、德两国的科学家和艺术家能够进行跨学科的对话。本次对话讨论的中心是水。因为水作为不可或缺又变化多端的生命之源,一直以来启发着艺术和思想。
第一次线上对话于10月10日举行,主题为“人类与海洋”。同济大学副校长、中德学部主任吴志强院士,德国学术交流中心秘书长Dorothea Rüland博士、洪堡大学校长Sabine Kunst教授为活动致欢迎辞。中德学院副院长Thomas Willems介绍了这一由他策划的活动理念,并与“人类世剧院”艺术总监Frank Raddatz博士共同介绍了本次。阿尔弗雷德·韦格纳研究所所长,莱布尼茨奖得主Antje Boetius教授在题为“海洋对生命的作用”的演讲中,讲述了气候变化对海洋物种灭绝以及随后对人类的巨大影响。报告在柏林自然历史博物馆录制,由竖琴家Armandine Carbucci伴奏,演奏曲目为阿尔伯特·扎贝尔(Albert Zabel)的作品《喷泉边》《轮上痛苦的玛格丽特》(Am Springbrunnen, Marguerite douloureuse au rouet),库特·怀尔(Kurt Weil)的《恶之教典》之麦基之歌(Moritat von Mackie Messer)和克劳德·德彪西(Claude Debussy)《阿拉伯风格曲第一首》(Arabesque 1)。另外,格里姆奖得主演员Bibiana Beglau朗诵了诗歌,荷尔德林的《许佩里翁》和《自然》(Hyperion, Natur)、黑贝尔的《海上荧光》(Meeresleuchten)、布莱希特(Brecht)的《船》(Das Schiff)以及波德莱尔(Baudelaire)的《人与海》(Mensch und Meer)。在上海戏剧学院学生的音乐芭蕾表演结束后,同济大学环境科学学院副院长陆志波教授在“人类对脆弱海洋的影响”讲座中谈到了全球海洋污染的问题,并展示了潜水机器人在8000米深的塑料垃圾中拍摄的海洋生物的镜头。讲座结束后,Boetius教授和陆教授进行了讨论,并为观众提问进行了解答。
第二次线上对话于11月14日举行,从“知识之水”走进“文学航海”的世界。同济大学哲学系余明锋教授在“水作为中国思想的典型”演讲中,阐述了河流和流水在道教中的意义。德国洪堡大学的文化和文学学者Joseph Vogl教授在与戏剧专家Frank Raddatz的对话中,通过大量的文学实例说明了“航海对欧洲文化的意义”,从荷马的《奥德赛》到梅尔维尔的《白鲸》,从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到卡夫卡的《波塞冬》。东方的道家向内出发,观察世界的进程,顺应事物,追求和谐,而西方航海家(在文学中)追求体验外部世界,突破自己内心的界限。伴随着鼓舞人心的讲座,以色列编舞家和舞蹈家Ziv Frenkel以庄子的道家故事《井底之蛙》为主题进行了表演。舞蹈由古琴和柏林学生王新元的歌声伴奏。同时,水下摄影师蔡松达拍摄的部分超现实深海生物的电影片段在背景中播放。此外,柏林剧团的女演员Claudia Burckhardt用德语讲述了道家故事。
第三次对话活动于12月12日举行,从社会生态的角度讨论了水的元素。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的李风亭教授介绍了“德中非三方在水资源管理领域的合作潜力”。由于强劲的经济增长和日益加快的城市化进程,中国面临的挑战与非洲相似,是水污染和稀缺的饮用水资源。因此,自2010年以来,中国就将生态列为重点,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德国在绿色经济方面的经验对中国的环境战略很有帮助,也可以应用于非洲。柏林洪堡大学“人类-环境系统转型综合研究所”所长、环境科学家和人类学家Jörg Niewöhner教授介绍了“水文社会领土”的原则,并探讨了水对不同社会行为者的意义。他是在几种水的本体论的基础上进行解释的,这些本体论并没有从技术资本主义的方面去看,而是包括了地方或精神的观点。他举例说,水对加拿大原住民来说是神圣的“命脉”, 需要从西方的角度来理解,并在联合项目中加以考虑。讨论结束后,中国著名先锋导演苏小刚展示了他的实验剧场电影《美狄亚》,该片以内蒙古火山地貌为背景,专为本次对话活动制作。讨论结束后,苏小刚播放了他的实验剧场电影《美狄亚》,该片以内蒙古火山般的地貌为背景,是专为本次对话活动制作的。
通过多媒体和跨学科的对话,试图以科学和艺术的方法来尝试应对人类世所带来的挑战,从一中一德两个的角度来探讨这些话题,观众通过线上虚拟空间的形式参与互动,从而形成一种创新的科研交流形式。活动系列未完待续……
《海之变:人类世时代的科学与艺术》
第一场:《人类与海洋》 2020年10月10日
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第九批赴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攻读双学位(硕士)的通知
同济大学与德国斯图加特大学于2012年签订双学位合作协议。根据续签协议,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拟于2021年秋季或2022春季派出第九批学生赴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攻读双学位。
申请对象: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
双学位攻读时间:
Maschinenbau:2021年9月至2022年7月 或 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
Fahrzeug- und Motorentechnik:2021年9月至2022年7月 或 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
申请时间:即日起至2021年3月30日截止
申请材料:
1.个人简历(中文&德文)
2.德福(TestDaF)成绩单复印件
3.本科成绩单(疫情期间可以提供电子版)
4.导师推荐信(英文或德文,疫情期间可以采用电子签名等方式)
5.获奖证明(如有)
录取条件:
1.德福(TestDaF)总成绩不低于16分(单项不低于4分)(德福成绩没有达到要求的学生,可以先提出申请,是否能参加本次APS面试,等通知)。
2.成绩优秀
3.在校表现突出,综合能力强
录取流程:
1.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发布招生通知,请申请者务必于2021年3月30日前将申请材料发送至喻菲老师邮箱yu_fei@tongji.edu.cn
2.APS面试时间、方式待定。
备注:
1.该双学位项目为自费项目,申请者需自行承担所有在德期间的花费以及往返旅费。
2.德方教授面试,一方面是确定学生录取资格,另一方面有利于申请APS团组号。
联系人: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外事办公室 喻菲 69589485,yu_fei@tongji.edu.cn
通往中国的桥梁 ——同济大学作为德国高校对华合作的重要支柱之一,展现了合作的广泛性
这是一份非常特别的礼物:波鸿鲁尔大学的植物园中央,在白墙围绕下,您可以体验到独特的中国文化。在这里坐落着一座由同济大学于1990年捐赠的中国园林——潜园。“对立事物集中于此,又存在互动,比如石头与水,这种哲学令人着迷。”波鸿鲁尔大学国际办公室主任Monika Sprung女士介绍,“大部分材料都是在中国制造的,然后在中国专家的指导下,在德国组装成这道美丽的风景。”
当时正值波鸿鲁尔大学成立25周年,其与同济大学成功合作已逾10个年头。同济大学始于1907年德国医生创办的同济德文医学堂。70年代末,在曾获德国博士学位的同济校长倡议下,同济大学开始追根溯源,重新寻求与德国的合作。1980年夏,波鸿鲁尔大学作为第一所德国合作大学与同济大学签订了合作协议。Sprung女士回忆:“当时我们大学自己还比较年轻,但我们被视作一所成功的新大学,因此这也正好契合了同济的新计划。”目前两校的主要合作领域为机械与经济管理的双学位硕士项目,两国学生交流多达30人。
与此同时,同济还与其他大学建立了一系列合作伙伴关系。目前同济大学已与39所德国高校在一系列不同的项目中进行了合作,其中一些项目由德国学术交流中心资助,包括在中德联合项目框架下设立的短期和长期讲师、德语师资与语言助理。德国学术交流中心亚洲处处长Susanne Otte女士说:“在学生培养与科研领域,同济大学长期以来一直是德国高校对华合作的重要支柱之一。”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教授本人也是留德校友,他强调:“与德国学术交流中心的合作对于同济大学的对德交流工作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由同济大学与德国学术交流中心于1998年共同创办的中德学院(CDHK)属于上述合作之一。在德国工业界支持下,学院设立机械工程系、电子与信息工程系、车辆工程系与经济管理系。硕士课程使中国学生能够熟悉德语和德国文化,并在德国完成双学位的学习和工业实习。“中德学院的一大特色就是受到工业界的大力支持,目前有15个基金教席参与其中,包括拜耳和保时捷等著名企业。”Susanne Otte女士补充道。
2004年,中德工程学院(CDHAW)作为另一个主要机构加入。2011年又成立中德学部(CDH),作为同济所有对德活动的公共平台。自2019年秋季起,中德学院在双方合作伙伴的推动下进行了转型。
目前,中德学院的四个系转变为与相关学院共同成立的四个中德中心。中德学院副院长Thomas Willems先生提到,“中国的教育和科研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同济大学在学科方面已经向前迈出了一大步。”中德学部各分支机构与同济相关学院之间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竞争态势。转型这一步就是为了化解这一矛盾。此外,我们还计划增加中德中心来扩大合作。到目前为止,中德学院作为灯塔项目一直走在前列。而现在,我们在整体意义上发挥着协调作用。”
“在柏林留学期间,德国给我留下了许多美好回忆,我也学会了德语。这对我在工作中与德国高校和德国学术交流中心开展合作时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我希望中德两国年轻一代也能够学习并掌握德国能力和中国能力,从而成功开展中德合作。”
——同济大学副校长、中德学部主任吴志强院士
尽管中德学部及下属机构的知名度很高,但其他由德国学术交流中心资助的双边合作项目也在与同济的合作中发挥了作用。比如德国学术交流中心的“战略伙伴关系和专题网络”项目,该项目曾持续到2020年,资助德国高校与国外大学建立结构化合作关系。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与同济的合作属于此列。“我们与同济之间的联系可以追溯到很久之前。”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国际事务处主任Regina Sonntag-Krupp女士告诉笔者,“我们在20世纪20年代末就已经有了第一位奖学金生。”2014年,在同济成立的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联络处也为双方的合作提供了支持。
Sonntag-Krupp女士还提到,与同济大学的官方合作伙伴关系从1980年起就已经存在。如今合作内容非常广泛,重点领域包括城市发展、物流、材料科学和机械工程。截至目前,共有312名同济大学的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在达姆施塔特进行了交流,而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共派出280名学生到同济学习。Sonntag-Krupp女士对深入的研究合作关系感到特别自豪:“这些项目都是双方多年来真正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的。”
帕德博恩大学的亚洲商业与经济学研究项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说明除了学术交流之外,跨文化交流是多么重要。该项目在德国学术交流中心“国际研究和培训伙伴关系”框架内受到资助,为期三学期,合作对象包含六所亚洲大学,同济大学也是其中之一。德国学生在完成语言与文化强化培训后,可选择在其中一所合作大学进行一个小型研究项目。“跨文化交流是项目核心。”帕德博恩大学与中国和韩国的合作项目官员Peter F. E. Sloane教授强调,“我们从一开始就定下了目标,要做的不仅仅是派遣学生在两国来回。”德国学术交流中心对该项目资助已达15年。
与同济大学合作的项目长期性与广泛性,为德国学术交流中心和德国合作大学能够较好地应对新冠疫情所带来的挑战奠定了基础。德国学术交流中心项目部主任Klaus Birk博士认为:“总的来说,现有的跨国合作表现出了灵活性。”原本的模块课程可以迅速转换为在线授课课程,而行政层面的沟通也以线上会议形式进行。这样一来,现有的合作得以稳步运行乃至持续拓展。吴志强教授也看到了数字化合作所带来的新机遇。例如,2020年德国周活动作为线上活动进行,为深入了解德国的科研、文化和经济提供了可能性。
但对Klaus Birk博士来说,毫无疑问的是,线上交流不应该也不可能替代真正的面对面交流。尤其对一些德国大学来说,与同济的接触早已超出了纯学术的范畴。波鸿鲁尔大学国际办公室主任Monika Sprung 女士提到,“我们的学生会组织过厨师之间的交流。在我们这已经举办过数次中国周活动,我们的厨师也多次到访上海,我相信咖喱香肠对于同济人来说并不陌生。”
同济大学校友会中德学院分会2020年“智能制造”论坛活动圆满成功
为进一步加强校友间、校友和在校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与联系,同济大学校友会中德学院分会以“ 谋大局、应变局、开新局”为主题,举行了2020年院友年会暨创新论坛。继校友年会和校友发展论坛之后,“智能制造”论坛于11月28号晚在济人楼和线上平台如约同时举行。校友分会理事及海内外校友以及在校学生,聚焦“智能制造”产业技术,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渠道,对行业、科研前沿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此次分论坛邀请到了浙江联通智能制造研究院副院长的杨磊,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专利代理师、部门负责人杨国治,沈机(上海)智能系统研发设计有限公司i5 OS总监、资深工程师万德科,杭州新佑兴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国良四位校友做了主题分享报告。
杨磊校友以自身丰富的智能制造领域的工作、科研经历,给我们分享了他对智能制造的认识和思考。“智能制造不是高大上,而是合适的资源配置问题”,智能制造是“基于数据驱动的物理系统与数字空间全面互联与深度协同以及在此过程中的智能分析与决策优化”。他指出随着5G技术等工业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数据将融入工业的管理之中,并推动工业全要素、全产业链以及全价值链的重构,进而推动工业3.0向工业4.0的转变。
杨国治校友从事专利代理工作15年,他以资深专利代理人的身份为我们介绍了中国专利制度与专利代理的相关知识。专利的独占性、时间性和地域性,意味着在充满创新和竞争的智能制造领域,专利申请工作尤其重要。杨国治校友以其丰富的专利代理经验,给我们分享了专利申请过程中的一些小技巧,并以自身的经历告诉我们,专利代理师的工作职责和使命,同时也告诉在场的同学们,专利代理也是一份不错的工作,期待大家加入专利代理师的队伍。
万德科校友的分享由同事邓肖代分享,分享主题是“i5OS&iSESOL智能机床,全生命数字解决方案”,从背景、技术解决方案和应用层面三个角度分享了沈机(上海)智能系统研究院对智能制造的深刻理解和技术实践。在介绍诸如i5OS APP 组合、iSESOL工业互联网平台等,比较成熟的智能化解决方案的同时,也介绍了目前整个装备制造产业的痛点和难点。
朱国良校友分享的主题是“智能制造–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他结合自己的创业经历,以企业物料管理的智能化技术现状,管理中存在的难点和痛点,给我们分享了自己对智能制造技术在物料管理中应用的思考与认识。他以丰富的行业应用案例分析,给我们分享了智能物料管理技术的飞速发展现状,其中涌现了很多由我国企业自主研发的技术发明。在智能制造技术快速发展的洪流中,要明确自身现状,找到适合自己的技术方案和应用路径,才能真正获得智能制造带来的效益。
在后续的圆桌论坛互动环节中,校友和同学们踊跃提问,就校友的分享主题报告与四位校友嘉宾积极互动,深入交流。在校同学们表示校友的分享报告有非常好的启示和参考价值,能够帮助自己更全面的认识和思考自己在学习、科研以及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感谢学院校友分会提供了与校友沟通交流的平台。
文字 | 罗亮、郭文静
图片 | 萧磊
责编 | 杜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