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同济大学校友会中德学院分会2020年校友年会活动在同济大学嘉定校区济人楼和线上平台同时举行。中德学院党委书记、中方副院长、学院校友分会会长吴志红教授,中德学院党委副书记、学院校友分会秘书长杜斐老师,中德学院教学主管、学院校友分会执行会长李鹏忠教授,校友分会理事、海内外校友、学生50余人参加活动,共话同济心,齐诉中德情。
吴志红在致辞中对各位校友长期以来对中德学院发展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学院发展一直服务于学校“双一流”建设需求、区域高质量发展需求和国家战略需求。2019年,中德学院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启动“小核心、大外围、高层次”的平台化转型,联合与汽车学院、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合作共建4个中德中心。2020年,学院积极推动4个中心建设,协调4个中心更快更好成为中德合作新动力,深化各学科对德合作的深度与广度;与莱茵金属汽车公司成立了“新型动力系统”基金教席,与保时捷公司成立了“汽车控制与网联自动驾驶”基金教席,与格特拉克公司和拜耳公司谈妥续签基金教席,继续巩固与其他近20家跨国企业良好合作关系;积极参与中德博士生院的筹建工作。未来,学院将在中德两国政府、经济和学术界的支持下,在新能源汽车、工业4.0、人工智能和科技金融等前沿领域取得更多一流成果,为两国教育合作、创新科研及各领域关系发展做出新贡献,全面助力同济大学“双一流”建设。
吴志红介绍,学院今年新增94名中国毕业生(其中38名获中德双硕士学位)和17名德国毕业生。虽受新冠疫情和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影响,学院2020届毕业生因具有国际视野、跨文化交际能力、精通专业技能,都找到了合意的工作!学院就业率达百分之百。中德学院校友大多活跃在中德经贸、学术交流第一线,为中德学院和同济大学赢得了很好的国际声誉。他衷心希望校友们能一如既往地关注学院发展、支持学院建设;学院也将更加主动地关心和服务校友,积极搭建校友和校友之间,校友和学院之间沟通交流的平台,相互赋能,推进学院发展、支持校友事业发展。
“今天,你以母校为荣;明天,母校以你为傲!”杜斐表示,校友们取得的卓越成就令学院感到欣慰和自豪,校友们的创新成果和开拓精神将为在校生们发挥积极的榜样示范作用。学院校友分会将组织采写院友风采并集结成册出版,分享校友成功经验,展示中德学院人才培养高品质。很多优秀校友都得益于学院的基金教席制,这种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为在校生提供了很好的实践场所和科研课题。她希望,成功校友今后也能在学院设立相应基金,回馈学院、服务社会。
杨瑞帆老师作学院校友分会2019年年度工作报告。去年,学院中、德两地校友分会共组织7场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校友活动。为校友们提供信息交流、资源共享和联络感情的平台,助力校友事业、家庭双丰收,始终是中德学院校友分会工作的“初心”。
李鹏忠教授为2020届班级联络人代表李洋校友颁发校友联络人聘书和纪念品,希望各位班级联络人能成为学院分会和2020届校友间联系的纽带,积极组织校友活动,把2020届“新校友”团结在中德学院大家庭的周围;学院永远是各位校友温暖的家和坚强的后盾。
中德学院2020届校友班级联络人是:
李洋(2016级电气系,工作单位:上海,英恒电子有限公司)
王儒财(16级车辆系,工作单位:奥地利,麦格纳斯太尔)
徐晨(17级机械系,工作单位:大连,国家开发银行)
王昊(17经济系,工作单位:上海,浦东新区高桥镇人民政府)
在校友发展论坛环节,黄哲睿、张永明、刘睿智、徐沛鑫、李定美等五位来自不同年级、不同专业背景、不同职业方向的校友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和大家分享了关于中德学院的美好回忆,职业发展及人生规划感悟。会场里爆发出阵阵热烈的掌声和欢乐的笑声。
上海前瞻创新研究院执行总监、00级车辆系校友黄哲睿表示,学院转型前设有车辆、机械、电信和经管四个系部,转型后与四个相关学院学科紧密结合,为跨学科创新发展与交流提供了平台。在院就读期间,给他带来的最大收获是有机会与其他专业的老师和同学们深入交流,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和视野,助力职业发展。他鼓励学弟学妹们在校期间利用好中德学院这个多学科交叉平台,多接触、了解不同的专业领域和专业方向,扩展知识面的“宽度”;在此基础上,未来选定一个主要方向深耕细作,拓展事业和人生的“深度”。
上海纳恩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工程部部长、00级电气系校友张永明提起自己18年前第一次坐飞机的经历,感慨万千。他在中德学院就读期间,曾获奖学金资助赴德国慕尼黑工大攻读双学位硕士研究生,他感谢学院为他提供了拓展国际化视野的平台,让他有机会接触新的人和“新”的世界。他结合自身工作和创业经验,分享自己关于职业选择的看法:首先正确了解和认识自己;其次,凡事要三思而后行、谋定而后动;再者,一旦认定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就要全心投入、全力付出。“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投入巨大的热情,才会成为你想成为的人。”最后他强调,同学和校友是非常重要的人脉资源,希望在校生们能够珍惜同学情谊、多参加校友活动,为自己今后的发展预先把握、积累好这些资源。
05级机械系留德校友刘睿智(BOS公司天窗事业部制造工程师)认为,在中德学院最大收获就是学习并掌握了德语。德语强化课程和德国外教的“模块化”教学课程是中德学院的主要教学特色。学习德语、顺利通过德福考试并赴德攻读同济-波鸿鲁尔中德双硕士学位项目,让他有机会深入了解德国文化、开拓国际视野,在德国顺利就业。
采埃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的高级物料采购徐沛鑫校友(10机械系)回忆了在中德学院度过的三年快乐、充实的时光,鼓励学弟学妹们珍惜在校学习机会、争取多参加实习,利用好中德学院这个多学科交叉融合平台。身逢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技术迭代与革新不断加速,徐沛鑫强调终身学习和不断提升自我的重要性。他认为,机会和机遇随时都有可能出现,为了能够精准把握机会,要保持不断学习的习惯,要积累更多知识、沉淀更多经验。当自己成为一个能够创造价值、解决“痛点”、为生产和生活提高效率的人,回报自然而然会来到。此外,他表示,“学习”不仅仅局限于专业学习,我们更应学习如何与他人建立信任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都需要信任来维系。
15级经管系校友李定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孟加拉国人力资源专员)表示,中德学院产学研结合的教学模式令她受益匪浅,跨文化交流平台拓展了她的国际化视野、提升了她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全面的知识储备和综合技能使得她在职场中脱颖而出。她建议学弟学妹们勤学习、多思考,想明白自己需要什么,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并朝着这个目标坚定不移地努力前行。
在后续互动环节中,参加活动的校友和同学们踊跃提问,与五位校友嘉宾积极互动,深入交流关于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收获与感悟。
参加活动的校友们表示,在今天的活动中结识了志同道合、兴趣相投的校友,交流了职业发展规划,受益匪浅;感谢学院校友分会提供了校友间沟通交流的平台;希望学院校友分会在疫情过后能举办更大型的校友线下交流活动,让更多校友重返校园、重走樱花大道,与老师们、同学们畅叙情谊!
文字 | 杨瑞帆、李沙沙
图片 | 萧磊
责编 | 杜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