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与管理学科位评定分委员会关于疫情期间学位论文答辩和工作学位论文答辩和工作落实方案
最新消息
同济大学潘思源新冠肺炎专项助学金评审办法
新冠肺炎疫情牵动所有中国人的心。在全国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之际,爱心人士、泛太平洋集团总裁潘思源先生特捐赠在我校设立同济大学潘思源新冠肺炎专项助学金,旨在帮助因新冠肺炎疫情造成困难的同济大学学生。依据泛太平洋集团总裁潘思源先生与上海市杨浦区红十字会签署的《定向捐款协议书》、上海市杨浦区红十字会与上海同济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签署的《捐赠协议》,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办法。
一、资助对象
因新冠肺炎导致的本人确诊、直系亲属病故或其他突发经济困难的同济大学全日制学生。
二、资助标准
助学金总额50万元。全校100名,每人5000元。
三、基本申请条件
1、在我校注册的全日制学生。
2、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遵纪守法,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4、在疫情防控期间积极配合学校防控工作。
5、因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困难(符合其中一项):
(1)申请人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的;
(2)申请人直系亲属因新冠肺炎病故的;
(3)因新冠肺炎造成家庭突发经济困难的,主要包括家庭经济来源突然中断、家庭突发重大变故(家人身患重病或家庭遭受其他意外等)致经济困难两种情况。
四、申请方式和申请人提供材料
1. 申请方式:学生本人向所在学院提出申请。
2. 申请人提供材料:
(1)本人亲笔书写的申请信;
(2)《同济大学潘思源新冠肺炎专项助学金申请表》
(3)可佐证申请人符合申请条件的相关证明材料。
3. 未返校期间,申请一律通过电子方式提供,后续返校后递交纸质材料。
五、评审办法及时间安排
1. 成立同济大学潘思源助学金评审委员会,成员由学生处、团委、相关职能部门、部分学院学工负责人组成。
2. 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取个人自荐与组织推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3. 申请人于2020年3月20日前在线提交申请材料至所在学院,由学院进行初审(3月30日前)合格后,向学生处报送推荐材料;学生处收到推荐材料后,对各学院申报的材料进行资格审核,由学校评审委员会审核提出获助学金人员建议名单,报上海市杨浦区红十字会复审。
六、发放办法
经上海市杨浦区红十字会复审后,由学校学生处、财务处、上海同济大学基金会将专项助学金资助款项一次性发放学生农业银行卡。
七、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由学生处负责解释。
同济大学学生处
2020年3月10日
2020年度国家科技奖项目(人选)公示
根据《关于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提名工作的通知》(国科奖字〔2019〕38号)的规定,现将辽宁省拟提名我单位完成的2020年度国家科技奖项目1项(人)予以公示。
自即日起7日内,任何单位或个人对公示项目(人)持有异议的,可以书面形式向我处提出,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材料。为便于核实查证,确保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处理异议,提出异议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表明真实身份,并提供联系方式。凡匿名异议和超出期限的异议,不予受理。
特此公示。
联系单位:同济大学中德学院
联 系 人:吴瑞明
通信地址:上海市曹安路4800号同济大学济人楼319
联系电话:021-69585649
同济大学中德学院
2020年1月2日
实至名归,中德学院沈斌教授荣获“杰出贡献奖”
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躬耕机电三十载,引领智造新时代。为全面回顾和总结过去30年的发展成就和宝贵经验,展示新时代行业发展的新面貌,表彰为行业发展和协会工作做出杰出贡献的企业家、专家和先进集体,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于2019年12月13-14日在北京万寿宾馆举办了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成立30周年庆祝大会。
为全面回顾和总结过去30年的发展成就和宝贵经验,展示新时代行业发展的新面貌,表彰为行业发展和协会工作做出杰出贡献的企业家、专家和先进集体。根据《智能制造系列奖项评选要求》,由行业内领导、专家和各分会提名,经协会组织评审小组进行评审,拟授予同济大学中德学院沈斌教授等14人“杰出贡献奖”。
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制造系统集成(MESA China)分会,在沈斌教授的带领下,历经三余载的发展,已经成为有一定影响力的唯一一家有官方的国家级行业分会。在此次评选中,制造系统集成(MESA China)分会的实力与服务获得业界肯定,荣获“优秀分支机构”称号。
沈斌教授曾任同济大学机械工程系主任,现任西门子制造信息学基金教席主任、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常务理事和制造系统集成(MESAChina)分会理事长、中国自动化学会制造技术委员会委员。 主要的教学和科研领域是制造系统与自动化、网络化与数字化制造工程、工业4.0与智能制造。
沈斌教授参与开发了中国第一个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系统(1983年,成果属于国内首创,接近国际水平)和中国第一个机械制造工艺设计专家系统(1989年,成果属于国内首创,达到八十年代中期国际水平)。1990-1992年赴联邦德国波鸿鲁尔大学作为中方专家参加中德政府合作项目,参与开发生产指挥系统(MES系统)。在国内第一次提出了网络联盟制造的概念(1997年),并在负责的国家高科技研究计划(863计划)“拟实(虚拟)制造系统研究”项目中得到了示范应用(1998年)。沈斌教授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70多篇,主编和参编专著三部、译著一部。多次获得上海市、国家教委和国家机械工业局局科学技术进步奖,联合国技术信息促进系统发明创新科技之星奖(2004年),上海市育才奖(2014年),同济大学立德树人奖(2016年)。
同济大学中德学院学生出国(境)管理办法
新的中德学院——小核心,大外围,高层次
新时代需要开辟新征程。21 年来,中德学院在工程与经济类专业培养了3000 多名来自中德两国的优秀硕士毕业生。如今,为更上一层楼,我们将开拓新的发展道路:中德学院转型成为大学范围内的平台机构,促进所有有意向与德国大学合作的同济大学各院系重点在硕士生培养、博士培养和研究等领域开展系统性合作。
回顾过去:自1998 年成立以来,中德学院因其与德国之间的密切联系,在同济大学校内形成一大特色。中德学院与29 所德国高校保持合作关系,推行17 个双学位硕士项目,拥有35 位模块课程教授,为中国学生提供德语语言教学,并且拥有众多由德国企业资助的基金教席,已逐渐发展为世界范围内双边科教合作的典范。然而,随着同济大学的国际化进程,中德学院下设独立运作的四个系,包括每届100 名硕士研究生生、25 名教授,正日渐与同济大学的相应学院形成竞争关系。
面对申请的中、德两国学生数量的急剧增长,为保证导师对学生的科研指导,经同济大学校领导与德国学术交流中心共同决定,从2019/20 学年冬季学期起,中德学院将其下属四个系的新录取学生与教研人员转至相应学院,即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汽车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与经济与管理学院。这项决议同时也遵循了中德评估委员会2016 年的建议。遵循“小核心,大外围,高层次”的原则,在以上四个学院已分别建立中德中心,形成了新的网络,并计划日后将合作拓展到其他学院。
转型:转型后的中德学院将保留其基金教席和100 个硕士生名额等现有资源,硕士生名额将根据申请情况分配至相应学院。此外,同济大学校领导将确保在中德学院新设10 个博士生名额。在新成立的中德中心将特别开设德国班,其中国学生将主要由中德学院教授及来自德国的模块课程教授用德语进行授课。预备阶段,学生首先在中德学院进行德语培训,从第二学年起,德语课与专业课同时进行。
这些与德国合作的双学位硕士培养项目有着较高的附加价值:项目不仅教授学生德语,培养学生的“德国/欧洲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够与德国资助企业保持密切联系。而这些德国企业恰能提供实习机会,且希望招收熟悉中德两国文化的优秀毕业生。而对于与中国学生同堂上课的德国学生,中德学院也为其开设“中国能力”课程(语言与文化课程)。转型后的中德学院还将承担以下任务:
- 争取第三方资助(特别是基金教席)和中国、德国以及欧盟的官方科研资助。
- 维护校友网络,资助相关校友会活动,与中德学院(联合)培养的各科学生和博士生校友保持联系。
- 积极参加中德学部“系统创新对话”项目,重点关注“工业4.0”、“未来城市”、“永续社会”和“可持续教育创新”等与中德两国相关的主题。
- 在同济校内以及中德两国范围内开展相应的公共关系工作,开拓有针对性的市场。
为完成上述任务,中德学院将与同济相应学院及其他机构紧密合作。作为中德学院的支柱,同济大学与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将一如既往地提供必要的资源。
组织结构:将由一位同济大学校领导担任中德学院院长,中、德双方各设一位副院长,组成中德学院领导班子,对行政工作、德语教学部以及跨文化能力(中国能力)教学部进行协调。此外,将新设项目管理部,设项目管理一职。该职位负责对发布的科研资助项目进行检索以及第三方资助的争取。现有的学术委员会将由一个指导委员会所替代,这个指导委员会成员包括德国学术交流中心代表、中德学院代表以及各中德中心副院长。
中德学院现状
- 自行进行中、德两国(双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
- 相关教研人员归属中德学院
- 仅4 个系(电子与信息工程系、机械工程系、车辆工程系、经济与管理系)
中德学院未来
- 教学:中德学院现有四个系的专业教学转至各相应学院,中德学院进行支持与协调工作。但中德学院仍承担德语语言课程及中国能力课程(品牌课程)的教学任务
- 师资:中德学院教师转至相应学院。在各学院建立中德中心,加强教学
- 科研:拥有属于中德学院的博士生名额,在中德两国吸引更多博士生与博士后;推行更多科研项目(包括工业项目),跨学科科研与发展
- 简介:“小核心,大外围,高层次”——中德学院作为中德合作的平台机构,为所有学科的科研与教学提供服务
优势
- 范围更广(更多专业,更多硕士名额,更多中德两国硕士、博士研究生)
- 对学生进行教学与指导的能力提高
- 在相应学院更好的科研机会
- 为员工提供更多发展机会
- 与各学院德国项目的协同合作
- 助力同济大学双一流建设
展望未来
2021 年起,中德学院的对德合作网络中将新增四个同济院系,在这些院系将各自建立中德中心,包括入选国家一流学科的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侧重水资源管理)与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此外还将在交通运输工程领域以及相关课题“永续社会”开展合作。为评估中德合作的教学与科研成果(出版物、项目等)并进行优化,将建立中德中心考核体系。
我们坚信,中德学院在进入第三个十年的新征程中将为所有相关合作伙伴带来更多持续的收获。
中德学院学生参观华为上海研究所
工作坊: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
2019年11月13日,中德学院博世全球供应链管理教席举办了主题为“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的工作坊。本次工作坊也属于Hans-Christian Pfohl教授专业课程“社会实践”部分。
工作坊邀请了来自环保时尚品牌Zurita、致力于承担社会责任、建设法制透明的共益企业中国(B Corps China)、提供急救培训的社会企业“第一反应”(FirstRespond)的创始人与代表前来介绍与分享。
企业介绍后,开始了“建设更好的商业世界”的模拟实战环节。参与者选择某一特定行业(批发、零售、农业、服务业),作为公司的CEO来做出决策。学生在此与专业人士进行了深入交流,从而更好地理解了社会企业的概念:公司应该考虑哪些因素来平衡社会责任与实际经济效益。
中德学院“中国经验”分享会
11月,由霍恩海姆大学双硕士学位学生Max Scheu策划发起的第一场“中国经验”分享会在中德学院成功举行。“中国经验”分享会旨在邀请来自经济、文化或政治领域的代表,以小规模讨论会的形式分享其在中国的工作经历。
首次讨论会的分享嘉宾是Michael Maeder先生,作为青年企业家(Wirtschaftsjunioren)的理事以及多家公司的创办人,他许多年前就来到了上海,对于在华工作颇有心得。此次讨论的话题包括当前的经济趋势、在中国创业的技巧与挑战、文化差异背景下的领导力。经过两个小时的热烈讨论,参与活动的12名学生们学习到了实用的“中国知识”,也结识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第五届全德汽车人才交流大会成功举行
2019年11月2日,由中德汽车工业技术学会(TG-CDA)和欧洲华人汽车工程师协会(ECSAE)共同主办,同济大学中德学院德国院友会大力支持的第五届全德汽车人才交流大会暨汽车学会和欧华协会成立十周年庆典在德国慕尼黑成功举办。
来自全欧洲十余个城市的超过150名企业高管、工程师、高校教授、研究人员共聚慕尼黑宝马世界商务中心,参与了系列专题报告论坛,展开业界交流,共商中德汽车技术发展、行业合作的新模式。
大会由中德汽车工业技术学会会长韩珂女士(中德学院2006级车辆系校友、中德学院德国院友会理事)致欢迎辞,她指出,在汽车发展全球化的今天,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数字化、智能出行等已经成为影响未来汽车发展的关键词。在汽车技术面临巨大变革的背景下,融合中德优势,抓住发展机遇,共同迎接汽车领域未来面临的巨大挑战已是大势所趋。
在此大背景下,今年举办的第五届全德汽车人才交流大会,主题设为“汽车行业的未来、机遇和挑战”。
韩珂女士介绍了两个协会的概况,今年恰逢协会成立十周年,所以共同举办此次大会,暨汽车学会和欧华协会成立十周年庆典。
此外,她还特别感谢了此次大会的协办方——德国中国商会汽车委员会——和大会各个支持方:中国驻德国大使馆、中德科技创新中心、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德国代表处、维克多汽车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同济大学中德学院德国院友会、同济大学中德工程学院德国院友会、几何四驱,以及所有对大会进行支持的机构与个人。
欧华协会副会长洪静松先生对欧洲华人汽车工程师协会,汽车学会副会长郝冠琦先生对中德汽车工业技术学会分别进行了介绍。
欧华协会于2009年12月在德国雷根斯堡法院注册,是侧重于汽车相关行业人才的专业团体。学会成员多为在欧洲和中国企业供职多年的工程技术人员或者管理人员,也有在德国院校从事科研工作的资深专家以及学生。
汽车学会于2009年12月成立于德国大众汽车公司总部城市沃尔夫斯堡市(Wolfsburg)。学会成员由德中汽车工业界从业及管理人员、汽车技术相关研究所的学术研究人员组成。中德汽车工业技术学会是一个汽车人才共同发展的团队,也是一个融合中德,共同交流,提供机会的平台。
大会随后进入主题演讲阶段。
受同济大学中德学院德国院友会特别邀请,来自因格尔施塔特技术大学,宝马集团车辆整体安全研究规划部的Prof. Dr. Werner Huber为大家带来题为“人还是车,谁会是未来移动出行的主宰?”的精彩报告。
Huber教授用视频、大量丰富的测试场景以及数据为大家形象地展示了自动驾驶研发过程中遇到的瓶颈。报告之后,在座参会者的互动十分热烈,使大会进入了一个小高潮。
随后,慕尼黑应用科技大学汽车电子学科所长——袁波教授——带来的题为“汽车电动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的精彩报告。在报告中,袁波教授分析了汽车电动化发展的历史和趋势,同时还分析了电动汽车发展的前景与瓶颈,他的报告内容引起了与会者的强烈共鸣。
作为首个企业专题报告,蔚来汽车UI/UX高级总监Kaveh Shirdel先生给大家带来了一场震撼的车载人机交互的视觉大餐。Shirdel先生首先给大家展示了蔚来概念车上HMI的视频,并且生动的讲解了在做人机交互界面时需要带入的新元素。整个报告生动有趣,给在座很多汽车行业的工程师们带来了非常不一样的视角和体验。
维克多汽车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章日欣博士——为大家带来的“汽车电子嵌入式系统从架构设计到软件开发”的精彩报告。在报告中,章日欣博士由浅入深地阐述了汽车电子的嵌入式系统从电子电器架构到软件开发的技术及流程,引起了在场很多从事汽车电子开发领域的与会者的共鸣。
亮道科技(德国)总经理——冀旸博士——带来了题为“基于场景与大数据的新型自动驾驶测试验证”的主题报告。
冀旸博士为大家展示了在自动驾驶在自动驾驶的研发和测试中需要的一些实验场景,报告由浅入深,为VIP报告环节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大会最后一个环节是圆桌论坛,主题为汽车“新四化”,即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和共享化。
圆桌论坛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德国代表处高级经理王通先生主持,参与论坛的嘉宾有:
Stephan Graminger先生,MR Plan集团慕尼黑总经理(原奥迪生产高级经理,原特斯拉全球车身生产总监)
胡健先生,长安欧洲设计研发中心副总经理
王景立先生,敏实集团欧洲总经理
章日欣博士,维克多汽车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
几位嘉宾就汽车行业当今发展的热点趋势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台下观众也是各抒己见,与台上嘉宾互动连连,现场气氛再次推向了高潮。
大会的VIP日程在对所有报告嘉宾的由衷感谢以及全体与会人员的合影之后到达尾声。
大会期间,韩珂女士、中德学院德国院友会副会长王廷君先生分别代表大会及中德学院德国院友会向Prof. Dr. Werner Huber赠送礼物并表示感谢。
Huber教授对中德学院德国院友会的盛情邀请表示感谢,并表示愿以院友会为交流平台,加强与推动中德教育科研领域的交流合作。
同济大学中德学院德国院友会自2018年5月成立以来,积极构建交流互动平台,结合自身资源与优势,分别与北京大学德国校友会,北京外国语大学德国校友会,欧洲华人汽车工程师协会,中德科技创新中心,巴伐利亚中国企业促进会等多个在德校友会,工业企业协会合作互动,主办与协办了多次有意义的活动,贡献学术力量,促进校企交流,社会反响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