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CDHK

  • zh-hans 
  • de 
  • 主页
  • 关于我们
    • 简介
    • 关于我们
    • 学院领导
    • 合作方
    • 中德学院历程
      • 2017
      • 2016
      • 2014
      • 2013
      • 2011
      • 2010
      • 2008
      • 2007
      • 2006
      • 2003
      • 2002
      • 2000
      • 1999
      • 1998
      • 1997
      • 1996
      • 1995
      • 1994
      • 1993
    • 行政团队
    • 刊物
      • 中德学院二十周年纪念册
      • 新闻简报
      • 中德学部2022年年报
      • 中德学部2021年年报
      • 中德学部/中德学院2020年年报
      • 中德学院2019年年报
      • 中德学院2018年年报
      • 中德学院2017年年报
      • 中德学部2016年年报
      • 中德学部2015年年报
      • 中德学部2014年年报
      • 中德学部2013年年报
      • 中德学部通讯2012年10月
      • 中德学部通讯2011年10月
      • 中德学院通讯2011年3月
      • 中德学院通讯2010年10月
      • 中德学院通讯2010年3月
    • 组织结构
    • 校友
  • 中德联合研究中心
    • 中德机械工程中心
      • 技术物流基金教席
      • 自动化技术基金教席
      • 开发方法与产品可靠性基金教席
      • 生产系统基金教席
      • 机械制造信息学基金教席
    • 中德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
      • 试验与测量技术基金教席
      • 通信网教席
      • 技术系统可靠与安全性
      • 机动车系统基金教席
      • 应用数学基金教席
    • 中德经济与管理研究院
      • 国际物流网络与服务基金教席
      • 人力资源管理基金教席
      • 创新与创业学基金教席
      • 会计、管理控制和审计学教席
      • 国际供应链管理基金教席
      • 知识产权法基金教席
      • 经济私法基金教席
      • 银行与融资基金教席
      • 创新管理与信息管理基金教席
    • 中德汽车联合研发中心
      • 格特拉克-汽车传动教席
      • 汽车与发动机技术
      • 微控制与嵌入式系统教席
      • 汽车轻量化技术教席
      • AVL李斯特-未来汽车新型动力及控制系统基金教席
      • 产品开发与设计基金教席
      • 汽车技术基金教席
      • 汽车电子基金教席
      • 汽车动力学基金教席
      • 产品开发与设计基金教席
  • 中德博士生院
  • 最新消息
  • 活动安排
  • 最新消息

  • 最新消息

    Nikolausabend am CDHK

    Nikolausabend 1Am 06. Dezember kam der Nikolaus ganz traditionell auch ans CDHK! Das Cafe im dritten Stock des CD-Hauses war weihnachtlich dekoriert, mit Kerzen, Lichterketten, Kugeln, Schleifen, Glocken und natürlich einem Weihnachtsbaum. Als ersten Programmpunkt des Abends gab es ein Weihnachtsquiz mit gemischten Teams. Das Ziel dieses Quiz war es, den chinesischen Studierenden die verschiedenen Bräuche der Deutschen in der Weihnachtszeit zu erklären und näher zu bringen. Im Anschluss ließen sich kleine und große Gruppen auf den vielen Sitzgelegenheiten nieder und naschten von den Weihnachtssnacks, tranken Glühwein oder Punsch und redeten über die Weihnachtszeit, ihre Heimat und lernten andere Studierende kennen. Die Stimmung war sehr erfüllt und ausgelassen, es wurde viel gelacht.

    Nikolausabend 2Und schließlich erschien der Nikolaus! Mit seiner Mundharmonika spielte er gekonnt Weihnachtslieder und schaffte es, die Studierenden zum Mitsingen bekannter Weihnachtsmusik zu animieren. Außerdem brachte er jedem Teilnehmer der Feier in seinem Sack ein paar Süßigkeiten. Die Studierenden erfreuten sich an der schönen Weihnachtsstimmung und ließen den Abend langsam ausklingen. Alles in Allem war es ein sehr gelungener Abend geprägt von gegenseitigem Kennenlernen, Spaß und Kulturaustausch.


    热烈祝贺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 制造执行系统分会成立

    近年来,智能制造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关注,已成为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也是《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而制造执行系统(MES)是智能制造的核心。MES分会是在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领导下组建的专业化行业组织,同济大学作为MES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承担了分会的发起设立和筹备工作。MES分会致力于打通政府、企业及MES供应商间的有序链接,实现MES技术和市场的发展,实现共赢。

    成立大会由总会王继宏副秘书长主持,首先由MES分会筹委会主任沈斌教授向大会作筹备工作情况汇报,并宣读第一届理事会候选理事名单。筹备工作从2016年初筹划,5月25召开第一次筹备会议,讨论分会宗旨和主要工作范围,并正式向总会提出申请报告。经历了近一年的筹备,在各方努力下,终于在12月3号隆重召开MES分会成立大会。沈斌教授用“缘分”来形容大家的相聚。

    1-1
    图1:成立大会现场

    接着,总会黎晓东秘书长宣读了《关于同意成立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制造执行系统分会的批复》。王继宏副秘书长带领全体理事单位代表逐条审议了《制造执行系统分会工作条例》,参与理事代表针对工作条例内容,尤其是分会宗旨、工作任务和范围、组织机构负责人的产生与管理办法进行了充分讨论,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随后进行入投票环节,选举产生MES分会的第一届理事会理事、表决分会工作条例。经过工作人员计票后,王继宏副秘书长宣布本次表决符合程序,表决结果真实有效。37家发起单位当选为理事单位。

    图2:黎晓东秘书长宣布批复意见                                                          图3:全体代表认真审议分会工作条例

    选举结束后,由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秘书长黎晓东研究员为当选的理事长、副理事长、常务理事、理事及副秘书长、监事颁发了聘书。由新当选的理事长沈斌教授为四位高级顾问颁发了聘书。大会产生第一届理事会理事代表后,由当选理事对第一届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常务理事、监事、副秘书长、顾问等进行了现场选举。经过选举和计票沈斌教授当选MES分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曹海勇、丁德宇、戚锋、王世权、王和根、朱铎先、郑熠、郑炳权8位企业家当选为副理事长,冯伟光、郭孔快、吕凌志、李虹、刘天军、孙传财、彭其兵、吴亚君8位当选为常务理事;蔡明茂、白光建、曹永军、陈晓东、丁宏铠、戴江松、江海涛、刘成军、李铁军、李霄峰、李昌峰、李立勋、林海亚、任风懿、沈善俊、王勖人、王继文、王玮、俞军喜、岳维亮当选为理事;孙传财当选为秘书长;邱鹏、刘成军当选为副秘书长;邱鹏当选第一届理事监事;张曙、彭瑜、张洁、杜玉河当选为高级顾问。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随后,新当选的理事长、副理事长及理事代表发表感言,纷纷表示“找到专业组织了”,并表示理事单位间要实现协同发展、合作共赢。其中北京元工国际董事长丁德宇副理事长谈到他亲身经历的故事,让大家感触很深。有一天他去拜访一家规模挺大公司的CEO,这位CEO刚听到MES中的“E”是“执行”的意思,就感觉“很ow”!完全不是CEO所做的决策和重要的事情。丁总跟这位CEO分享了自己的理解,娓娓道来,说MES中的“E”和CEO中的“E”是一个意思。站在公司领导者运营公司的角度,都是保障公司生产管理和决策的。后来,这位CEO被丁总的理解完全说服了。对于市场上很多对MES有偏见理解的人,可以用此说法,效果惊人。

    最后,沈斌理事长提出了MES分会2017年工作计划的要点,希望所有理事单位积极关注并参与到MES分会工作中来。

    6

     

    制造执行系统分会理事长沈斌教授的采访稿

    MES分会成立大会结束后,MES分会理事兼副秘书长、造奇智能产业新媒体主编刘成军专访了新当选的MES分会理事长沈教授,沈斌教授畅谈了筹建MES分会的过程和感受,并对国内MES市场发展和专业技术发表了独到见解。以下是对话内容。

    沈斌教授简介:prof-shen-bin

    沈斌,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同济大学中德学院机械工程系主任、同济大学中德先进制造技术中心执行主任、西门子制造信息学基金教席首席教授,兼任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常务理事、中国自动化学会制造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

    沈斌教授主要的教学和科研领域: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网络化与数字化制造工程、智能制造与工业4.0。

    沈斌教授参与开发了中国第一个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系统(1983年,成果属于国内首创,接近国际水平)和中国第一个机械制造工艺设计专家系统(1989年,成果属于国内首创,达到八十年代中期国际水平)。1990-1992年赴联邦德国波鸿鲁尔大学作为中方专家参加中德政府合作项目,开发生产指挥系统(MES)。在国内第一次提出了网络联盟制造的概念(1997年),并在负责的国家高科技研究计划(863计划)“拟实(虚拟)制造系统研究”项目中得到了示范应用(1998年)。

    沈斌教授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60多篇,主编和参编专著三本,译著一本。多次获得上海市、国家教委和国家机械工业局局科学技术进步奖,联合国技术信息促进系统发明创新科技之星奖(1994年),上海市育才奖(2014年)。

    刘成军:沈教授,您好。首先祝贺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制造执行系统分会(以下简称MES分会)成立,恭喜您成功当选MES分会理事长。这次成立大会给您留下了一个什么样的印象?

    沈斌:上一世纪80年代末,在我的老师张曙教授领导下,开展了企业信息化的研究和应用工作,参加了中德政府的国际合作项目,我作为中方专家,在1990-1992年赴联邦德国波鸿鲁尔大学进行了为期近两年的科研工作,主要任务是开发独立制造岛的生产指挥系统,也就是现在大家所熟知的MES。在这项目中,我们提出了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企业技术改造的新模式¾独立制造岛(Autonomous Manufacturing Island)。独立制造岛是以成组技术为基础,数控机床为核心,数控机床与普通机床并存,强调信息流的自动化,以软取胜和以人为中心的生产方式。它要求组织、人员和技术三者的有机集成,面向车间,权力下放,综合治理,并以获取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其中MES是生产管理的核心集成软件系统,为独立制造岛(车间)的生产管理和协调提供非常实用而操作便利的工具,是企业从底部信息集成,为整个企业集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想不到在我迟暮之年,在今天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引导下,MES愈来愈得到广泛的重视。我今天当选为MES分会的理事长,一是感到高兴,感谢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黎晓东秘书长、王继宏副秘书长亲自参加,并主持这次MES分会成立大会,感谢全体会员代表和理事对我的信任;二是感到责任重大,我们MES分会承担着在为中国制造业培养MES专业人才,为MES技术的开发与实施应用起到引导、培训和合作交流的作用。

     

    刘成军: 2015年—2016年,在国家大力推进实施智能制造工程的背景下,国家级及区域性、行业性智能制造产业联盟不断涌现,请问为何要成立专业的MES行业组织?

    沈斌:自提出工业4.0和我国出台《中国制造2025》战略以来,社会各界,特别是工业企业界掀起了开展工业4.0与智能制造的热潮。

    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一条主线就是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其基础就是企业必须先实现数字化工厂,而数字化工厂的核心是制造执行系统(MES)。2016年4月2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开展2016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推荐的通知》,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要素条件中提出了五种模式,都与制造执行系统相关,特别是离散型智能制造模式和流程型智能制造模式必须建立制造执行系统(MES),将MES提到了极其重要的地位。

    但是,过去的三十年多年企业在实施信息化和自动化过程中,“重硬件、轻软件”,对MES重要性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当前,对广大企业在转型升级中,也逐渐认识到MES统对于提高企业生产率和效益的重要性。因此,对MES需求十分迫切,但是我国目前还没有高质量MES和专业MES供应商,大多数MES供应商是从自动化工程公司或计算机信息工程公司转型过来的,有的引进国外MES的核心模块,进行二次开发,无论从功能上,还是实际应用效果上,还未达到企业的实际需求。实际上,MES融合了制造、生产管理和信息软件等技术。由于过去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都是单个技术人才,很难胜任MES开发研究。MES开发和应用实施的人才紧缺。

    在行业需求的强劲、供应不足的背景之下,2016年3月,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领导提出了成立制造执行系统分会,以便能够推动MES技术的理论研究、技术开发和应用实施,并团结有能力、有志于在该领域有所作为的优秀企业和科研单位,依托各会员单位先进而富有特色的制造和信息技术基础,以制造业对MES技术的迫切需求为驱动,以MES软件核心技术与标准为纽带,形成MES开发与应用实施的产业,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版MES。

     

    刘成军:制造执行系统(MES)是在工业3.0的背景下产生的,它在智能制造框架下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如何打通ERP、MES及设备端等信息化孤岛?

    沈斌:首先,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扎扎实实地开展MES的技术开发与实施工作,为工业数字化打下坚实的基础。其二,MES作为企业生产管理的核心软件系统,必须与上层ERP系统、底层生产设备和自动化系统实现无缝的连接;其三,MES是工业3.0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在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的背景下,需要进一步发展,归纳起来叫“七化”:

    一是MES实施的标准化:即ISA95标准、VDI5600等标准

    ISA-95标准是由ISA(仪器、系统和自动化学会)和ANSI(美国国家标准协会)共同发起制定的。德国工程师协会(VDI)制定了VDI5600标准。指出了持续改进过程的潜在发展可能性。

    制造运行管理(MOM)模型
    制造运行管理(MOM)模型

    VDI5600标准MES中实现并维持的循环的活动流
    VDI5600标准MES中实现并维持的循环的活动流

    二是MES模块化:即参数化可配置, 可重构、快速实施

    三是MES精益化:即与精益生产相结合,优化生产过程

    四是MES智能化:即与智能制造系统的结合

    五是MES轻量化:即可使用移动终端,如手机、iPad等

    六是MES协同化:即与云平台相结合,实现生产协同

    七是MES大数据化:即与大数据技术分析相结合,通过数据挖掘,实现数据增值

     (结束)


    世界桥代表团访问中德学部

    11月17日,世界桥代表团一行访问了中德学部。

    讲座由康拉德·阿登纳基金会和同济大学中德学部联合举办,此次活动为代表团的成员提供了了一个同中德学部的学生及现场的知名专家交流的机会。在法学博士TU Changfeng教授题为“中国在德投资”的翔实介绍后,现场的人员就中国企业在德投资的增加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此后短暂的休息时间,让大家可以有个相对轻松自由的环境,进行进一步的私人讨论。
    紧接着,大家就美国换届大选之后的欧盟及其发展方向交换了意见。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郑春荣教授的报告将本次活动推向了高潮。
    在欢快的气氛中,中德学部同代表团成员告别,并邀请大家明年有机会再次拜访同济大学。


    讣告

    cdhk_fakultaten_elektrotechnik_juergen_detlefsen同济大学中德学院电子工程系德方专业协调人、慕尼黑工业大学Jürgen Detlefsen教授不幸于二零一六年十一月十二日因病去世,享年73岁。Detlefsen教授葬礼于十一月一十八日十一时,在Wallfahrtskirche Aufkirchen, Landkreis Starnberg举行,请在德师生、好友前往吊唁。


    钟志华校长担任中德学院院长

    钟志华校长担任中德学院院长

    据同济大学[2016]44号文公告,2016年10月31日中共同济大学第十届委员会第72次常委会决定: 聘任钟志华同志为同济大学中德学院院长(兼)。

    zhong

    钟志华,男,汉族,1962年7月出生,湖南湘阴人,1999年入党,工学博士,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1989年至1995年在瑞典林雪平大学和湖南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1995年至2010年先后担任湖南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副院长、院长、校长助理、副校长、校长。2010年至2014 年先后任中共重庆市委科技工作委员会书记、重庆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兼)、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兼)等职。2014年10月起任中国工程院党组成员、秘书长。2016年8月起任同济大学校长。


    祝贺霍尔斯特• 宋德教授诞辰90周年

    horst sund2016年11月4日, 德国康斯坦茨大学纪念建校50周年暨霍尔斯特· 宋德教授(Horst Sund)90周岁诞辰纪念活动在该校大礼堂举行,来自巴登符腾堡州州府、德国知名企业、该校知名校友及该校曾经的教授、科学工作者、工作人员三百余人济济一堂,隆重纪念这位为大学初建做出重要贡献、自1976年至1991年连续三届担任该校校长的宋德教授。

    该校现任校长Ulrich Rüdiger首先致辞,他回顾了康斯坦茨大学短短的50年建校历史,高度盛赞宋德教授把这个最初只有三位自然科学家的新兴学校,建成在生物学界国际知名的大学,一举入选德国精英大学,宋德教授担任校长十五年间做出的贡献功不可没。康斯坦茨市前市长Uli Burchardt做了题为《网络建设者霍尔斯特· 宋德教授》的发言,回顾了他与宋德教授在政府与学术界合作的成功事例。1976年,年仅50岁的宋德教授受命于陷入建校秩序危机、几乎面临解散的康斯坦茨大学,在时任财政部长威胁不会再投入一分钱、教师队伍涣散的情况下,宋德教授以超越的胆识,力挽狂澜,拯救大学于危难之中。宋德教授以真诚、担当、公平、公正,赢得了同事们的信任,以卓越的执行力和说服力,赢得了巴登符腾堡州政府的支持和企业界的赞助。宋德教授的老朋友、1991年至2001年担任巴登符腾堡州教科研部部长的Klaus von Trotha先生高度评价了宋德教授积极推动学术国际合作做出的突出贡献。

    宋德教授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1985至2009年担任巴登符腾堡州中国友好协会会长,自1986至 2012年负责《中国报道》期刊出版。尤其在1995至2010年间,宋德教授担任德国学术交流中心特派中德学院项目专员。他以近70岁的年龄开始从事中德教育合作事业,15年来,70次奔波于中德两国之间,为学院发展建设积极争取中德两国政府、学术、经济和企业界的支持与资助。中德学院从最初的5个基金教席教授,15名学生发展到23个基金教席,每年三百名左右中国研究生,近百名德国留学生在院就读的规模。培养了1500余名精通中德双外语,具有良好跨文化交际能力,掌握专业技能的硕士毕业生。中德学院今年顺利通过中、德两国的两次评估,当选上海市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成绩的取得,与这些为学院发展建设不断开拓的先驱者们的努力密不可分。

    宋德教授90岁的高龄,依旧神采奕奕,思路清晰,记忆力过人,他热切地与到会来宾一一握手,亲切呼唤每位来宾的姓名,奉陪最后离开的来宾直至第二天凌晨。 是什么基因造就了这位老人旺盛的精力?康大生物学教授Martin Scheffner的讲话道出答案:那就是对事业永无休止的追求,对事业永恒的激情。

    宋德教授,我们衷心地祝福您老人家,健康长寿。希望您着手撰写的回忆录尽早面世,让我们从您不同凡响的一生中,学习您的办学经验,学习您的为人之道,学习您的长寿秘诀。

    据悉,宋德教授先后荣获上海市白玉兰奖、中国友谊奖;德国一级十字勋章、大十字勋章;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荣誉教授;中德学院荣誉院长;康斯坦茨荣誉市民;波兰、葡萄牙、乌克兰等国授予的十余项荣誉。


    第二届智能制造与工业4.0国际峰会在上海安亭隆重召开

    2016年11月5日,正值第18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上海召开之际,第二届智能制造与工业4.0国际峰会在上海嘉定区安亭镇隆重召开,这是自去年在上海嘉定召开首届国际峰会的延续。来自国际工业创新机构、工信部、嘉定区政府、安亭镇政府及代表性制造企业高管500余人齐聚同济大学嘉定校区,以智能制造和工业4.0背景下的转型升级话题进行研讨。

    2016-i-4-0-1

    据悉,本届峰会是在嘉定区安亭镇政府和同济大学中德先进制造技术中心的大力支持下,由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院联合主办,上海智能制造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上海浩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承办。据主办方介绍,在全球制造业面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形势下,德、美、日、韩等主要国家都推出了制造业振兴战略,中国政府推出适合自己的“中国制造2025”规划,并将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本届会议试图为各方搭建“智能制造与工业4.0”合作对话平台,加强和推动中国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升级。

    大会由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院院长徐洪海主持,上海市嘉定区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管春华致欢迎辞。他说,智能制造与工业4.0峰会第二次在嘉定主办,是对嘉定地区企业智能制造转型的激励。2015年,嘉定区规模以上总产值4853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六分之一,位列全市各区第二位。其中,汽车产业实现产值占嘉定总产值的70%以上。嘉定逐渐形成了四大产业集群,包括集成电路及物联网、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智能化、高性能医疗设备及精准医疗、智能制造及机器人。同时嘉定作为上海实现全球科创中心的承载区,努力形成产业特色化、品牌化的发展模式。

    2016-i-4-0-2

    随后,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所长张入通研究员代表主办单位致开幕辞,他首先欢迎各位领导和嘉宾、行业人士到来,对本届会议合作方的付出表示感谢。张入通副理事长说,在全球产业链中,各国既是竞争者,也是合作者;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各方有足够的空间去开展合作,协会也将继续推动技术交流和产业跨界合作。

    2016-i-4-0-3

    本届峰会的一大重点是“上海智能制造产业服务园”隆重揭牌,由嘉定区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管春华和嘉定区安亭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董爱华共同为上海智能制造服务产业园揭牌。据了解,该产业园位于嘉定区安亭镇内,比邻同济大学嘉定校区的一个新型高科技产业园;是环同济经济产业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6-i-4-0-4

    目前,智能制造产业服务园已经吸引了浩野智能科技、景格科技(新三板上市公司),浙江德宏(主板上市公司)等优秀的智能制造系统供应商入驻。同济大学汽车学院、软件学院、交通学院等有关院系的科技公司也将在园区内设立各类创新型科技公司。同时,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华东创新服务中心、制造执行系统(MES)分会、职业教育分会也将入驻园区内,为当地及周边企业提供更好更多的创新服务。这些优秀公司、机构的入驻将引领并形成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必将吸引更多的智能制造系统服务商,以及投融资机构、基金公司陆续进入园区。

    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张入通和嘉定区安亭镇副镇长沈邵军为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华东创新服务中心揭牌。

    2016-i-4-0-5

    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秘书长黎晓东研究员和同济大学中德学院机械工程系主任沈斌教授共同为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制造执行系统(MES)分会揭牌。

    2016-i-4-0-6

    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秘书长黎晓东研究员和同济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赵卫东教授共同为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职业教育分会成立揭牌。

    2016-i-4-0-9

    据了解,本届峰会为期两天,第一天以特邀主旨演讲和智高点国际论坛为主,工信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秦雷副处长发表了《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加快制造强国建设》的主题演讲,详细阐释了国家在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及双创领域的政策及下一步推进思路。

    2016-i-4-0-7

    德国专家发表工业4.0最新进展,以及实现和通向工业4.0的路径和有效工具。卡斯鲁厄理工学院生产工程研究所所长Juergen Fleischer教授做了题为“实施工业4.0的有效工具”的演讲;卡斯鲁厄理工学院信息技术管理研究所所长JivkaOvtcharova教授做了题为“工业数字化成为日常业务:适应企业未来需要的现今可行之术”的演讲;Sercos国际协会执行主席Peter Lutz做了题为“工业4.0和物联网背景下的工业通信技术”的演讲。

    2016-i-4-0-8

    第二天同期举行三场专题分论坛,智能制造与MES系统应用论坛、智能工厂与机器人技术应用论坛、工业4.0余智能制造人才培养论坛,以满足不同企业的实际需求。(完)


    聚焦智能制造 关注可持续发展——2016第四届国际先进制造技术高层论坛

    2016年11月4日,由同济大学、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以下简称“KIT”)和德国弗戈媒体集团共同主办的ICSM2016-可持续制造国际会议,暨第四届国际先进制造技术高层论坛在同济大学嘉定校区先进制造技术中心(AMTC)隆重召开。我校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院长杨志刚教授、AMTC中心主任-德国工程院院士、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弗莱舍教授、弗戈工业媒体(中国)总经理肖捷女士先后致欢迎辞。

    会议宗旨是:发挥国际化优势,打造国际一流的生产制造沟通平台,促进产学研联动,助力变革的中国制造业全面升级发展。会议主题为:“聚焦智能制造 关注可持续发展”,报告专家全部来自中、外在先进制造领域的引领企业和高校,他们向与会的逾200名中外专业人士报告了相关科技的最新进展及解决方案,并对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等热点话题进行重点剖析。会上还安排了 “AMTC工业4.0-关键技术解决方案实验平台”现场展示,用行业标杆-力士乐系列液压阀的实际制造、检验、物流、装配的全过程,充分展示了AMTC与德国KIT、博世力士乐、舍弗勒、雄克等国际著名公司合作提供完整的工业4.0关键技术解决方案的能力。

    主旨报告会由杨志刚教授主持。弗莱舍教授代表AMTC做了《论工业4.0——在实现关键制造解决方案道路上的作用》的主题演讲,报告以AMTC液压阀的智能示范线为例,介绍了在生产和组装之间建立直接连接,减少库存,建立质量保证体系的工业4.0实施方案;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长、校友关锡友先生做了“i5智能制造”的主题演讲。沈阳机床作为国内行业龙头,面临新技术革命前沿,敢与国外企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自信自强地走自主创新道路,开启了从i5数控技术到智能机床、从智能机床到智能工厂、最终从智能工厂到建设智能制造生态体系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历程。沈阳机床期待用i5智能制造打破传统工业体系,深刻改变工业生产方式,进而催生新的生产关系,诞生新的经济模式。
    icsm2016-1
    其他主旨演讲还有:威腾斯坦中国总经理海雷先生的“威腾斯坦的工业4.0应用”,讨论了人来在未来的数字化工作环境中扮演的角色,得出利用数字化的好处的最好方法是开始实现现在专注于应用程序而不是技术的案例;博世力士乐工业4.0 项目负责人、工业应用业务部门高级副总裁Wolfgang Horn博士的“工业4.0-IT与工业融合”的演讲;SCHUNK 英特精密机械贸易(上海)有限公司业务发展主管Karsten Trautmann的“工业4.0-现代化生产的趋势”的演讲;卡尔蔡司有限公司软件开发高级总监Lettenbauer博士做了“数字化生产中尺寸质量数据的机遇”的演讲;沈阳新松机器人及自动化有限公司工业机器人事业部的总经理王金涛博士的“机器人与智能制造”演讲等。
    icsm2016-2
    主题演讲后,同时安排了两个专场会议,埃马克中国首席执行官Uwe Rondé博士、NGC齿轮制造技术主任Kobialka博士、德国MPDV公司Kletti教授、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工业4.0实验室的Ovtcharova教授、麦革工业自动化系统(上海)有限公司副总吴绣彤先生、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张书桥教授、Gühring公司研究和发展部总监朱苏先生、美国雄狮精仪公司中国地区技术经理王炯槐先生做了精彩报告,分别从自身企业实际出发阐释介绍了工业4.0、智能制造、数字化等行业应用解决方案。会议现场气氛热烈,会议满成功,主办方和与会嘉宾都期待明年的会议再次相见并继续深入交流。
    icsm2016-3
    会议间歇中与会者参观了AMTCIndustry 4.0 @ AMTC – Demonstration line示范线,展示了运用制造批量大小为1+的工业4.0技术解决方案。
    icsm2016-4
    AMTC系我校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中德学院和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共同建设,是专注于中国汽车及装备制造业生产技术研发的教学、科研、实训一体化平台,技术优势非常显著,运行三年来承接并完成了工业界,特别是德资企业多项科研项目。除我校的教授和学生外,德国KIT的教授、博士生、硕士生也常年在AMTC工作,已形成国际化的教学、科研和研究生培养的基地。


    中德学院TÜV SÜD基金教席签约仪式举行

    tuev-unterzeichnung210月26日,中德学院TÜV SÜD基金教席签约仪式在TÜV SÜD大中华集团总部举行。TÜV SÜD董事会主席Axel Stepken教授、董事会成员Dirk Eilers先生、大中华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Dirk von Wahl先生、工业及能源产品全球负责人Detlev Richter博士,同济大学中德学院常务副院长吴志红教授、德方副院长Patrick Kühnel教授、学院项目顾问Marie-Luise David女士、基金教席教授尹慧琳博士等出席了签约仪式。基金教席将进一步加强在自动驾驶、工控系统安全性领域与TÜV SÜD的交流合作,在科研教学、人才培养方面取得更丰硕成果。

    10月28日, TÜV SÜD董事会主席Axel Stepken教授一行应邀来访同济大学中德学院。Stepken教授于德文图书馆报告厅做题为“TÜV-SÜD Build to last–a 150-year company looking to moving forward (A dialogue between the CEO of a 150-year-old German organization and the young generation in China)”的演讲。Stepken教授与同学们分享了个人的职业经历和百年企业的发展历程,介绍了TÜV SÜD企业使命:“确保技术安全、可靠并且可以持续发展,为人类和环境负责”, 还谈及中国当前快速发展的本土企业,并讲到工业4.0、自主驾驶等全球热点科技问题,拓宽了同学们的视野。

    作为成功的企业领袖,Stepken教授同时也非常重视对年轻学子的培养,被慕尼黑工大授予“荣誉教授”。在富有启发意义的演讲后,又与来自电子信息、机械、经管等多个专业的中外学生进行了自由对话,就产品的安全测试认证、企业商业模式、创享信任等广泛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同学们受益匪浅。

    中德学院TÜV SÜD基金教席将进一步加强与TÜV SÜD的实质性交流合作,为年轻学子提供历练专业技能、拓展国际视野的学习平台,为企业储备高素质的专业化、国际化人才。

    gruppenfoto


    Internships at Bosch

    bosch_logo_2015Bosch is currently looking for interns at Bosch Corporate Purchasing and Logistics. More information.

     


    • 每页 10 记录  总共 359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31/36 跳转到 
    ©Chinesisch-Deutsches Hochschulkolleg 1998-2024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