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召开2022年同济大学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中德汽车联合研发中心邀请慕尼黑工业大学教授、欧盟人脑计划副主席Alois Knoll做大会报告;汽车学院/中德汽车联合研发中心牵头组织分论坛三:数字化赋能的汽车与交通。分论坛三共持续115分钟,超过20名中德学者及企业代表参加,与会代表就“中德博士生院双导师制度、联合研究、科技成果转移”等主题进行探讨并明确进一步合作意向。
最新消息
同济大学承办“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数字化与绿色发展创新论坛”
11月29日,由教育部主办,上海市教委指导,同济大学承办的“2022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数字化与绿色发展创新论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论坛设有一个主论坛和七个平行分论坛。
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二级巡视员席茹,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毛丽娟,德国学术交流中心秘书长凯·西克斯(Kai Sicks),奥地利格拉茨工业大学校长哈拉德·凯恩茨(Harald Kainz),同济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杰分别为论坛致辞,出席本次论坛的还有同济大学副校长顾祥林、娄永琪,30余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德国科学与工程院院士、奥地利科学院院士、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会士、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等中外学术界领军人物。此外,20余名来自宝马、汉莎航空、西门子、保时捷、莱茵金属、思爱普等行业龙头企业的高管,及中外高校教授代表共300余人参加了论坛交流。
近年来,同济大学优化整合对外交流资源,2022年推出对德合作2.0战略,成立了中国首个中德博士生院、首个中德合作学科交叉的国际科研合作平台——中德联合研究中心,依托科研和教育平台,协同夯实科教融合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本次论坛也是中德博士生院中外合作导师团队的一次选题对接会议,中外教席教授从共同感兴趣的科研需求出发,依托共同领衔的合作研究团队,就细化博士生联合培养的选题和方案进行经验交流和对接,携手培养中德两国产业共同需求、具有全球竞争力、引领未来的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和专业精英。
席茹表示,同济大学在中德、中欧交流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纽带作用。同济大学推出的对德合作2.0战略,是对双导师模式科教融合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合作作出的有益探索。希望各方共建共享,强化优势互补和创新引领,构建产学研用创新联合体,通过高质量国际教育交流,更好满足各国企业、科研机构对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推动科技创新成果惠及更多国家和人民。
毛丽娟表示,在中西文化交汇中诞生的同济大学,始终坚持高品质办学,坚持深化国际合作。同济大学中德学院是我国第一个中德之间的合作办学机构;中德学院和中德工程学院曾先后被评为“上海市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今年设立的中德博士生院和中德联合研究中心(同济大学)将全力打造成为科教协同的高层次国际化博士生培养平台。希望通过此次研讨会进一步加强中德中欧教育、科技、人文交流与合作,推进高质量人才培养和前沿研究。
西克斯表示,同济大学是一座中德教育交流的桥梁,为中德两国学者和学生提供了合作开展高层次学术交流和创新科研的平台。德国学术交流中心与同济大学有着长期友好、相互信任的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将继续携手共促中德两国高校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开展高质量、深层次合作。希望新成立的中德博士生院能进一步推动两国高校、科研院所、知名企业在数字化与绿色发展领域的创新合作,实现共赢。
凯恩茨表示,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着各种挑战,只有通过国际合作才能解决。同济大学与格拉茨工业大学两个优秀且充满活力的高校强强联合,必将推动两校朝着更高目标发展,并实现自身的进步和突破。未来,格拉茨工业大学将继续深化与同济大学的紧密合作,进一步推进学生及学术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陈杰在致辞中向来自德国、奥地利、瑞士、法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参会专家和学者表示诚挚欢迎和衷心感谢。他表示,同济大学与以德国、奥地利为代表的欧洲高校建立了长期深入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开创了多个中欧高校合作的“首创模式”。此次论坛旨在推动我国与德国等欧洲高校和企业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发展,近年来,同济大学进一步整合学科资源,在数字化、智能化与绿色创新前沿领域,与德国等欧洲合作伙伴一起汇聚人才、科研、技术等方面的最优资源,推动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有机衔接,共建了多个产学研用合作研发平台,联合培养科教与产教融合、具有全球视野的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为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寻求解决方案。
论坛上,陈杰校长、凯恩茨校长分别代表同济大学和格拉茨工业大学共同签署《同济大学和格拉茨工业大学战略伙伴协议》,未来两校将继续加强在高层次人才培养、高质量产学研用融合发展等各层面的合作。
在论坛全体会议的专题报告环节,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成员、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成员、斯图加特大学教授Frank Allgöwer;德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中德机械工程中心德方副主任、波鸿鲁尔大学教授Michael Abramovici;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教授Mark Burry;德国工程院、奥地利科学院、欧洲科学院院士,波鸿鲁尔大学副校长、教授Günther Meschke;欧盟人脑计划副主席、慕尼黑工业大学教授Alois Knoll,德国经济研究所气候政策部负责人、柏林工业大学教授Karsten Neuhoff,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戴晓虎,联影智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詹翊强,宝马亚太区技术中心副总裁Dragana Kostic分别围绕数字化与绿色发展作主旨报告。
论坛全体会议后,同济大学多个专业学院分别主持与国外一流高校、科研机构,以及基金教席资助企业围绕“数字化赋能的绿色发展治理体系” “数字化技术基础” “数字化赋能的汽车与交通” “数字化赋能的制造与建造” “绿色生态环境” “智慧医疗” “中德设计教育论坛”等主题举行了7场平行分论坛,就在各研究领域开展国际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一体化发展,共同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高精尖缺”专业人才展开了选题对接和深入探讨,达成了诸多合作科研和人才培养的共识。
同济大学与德国等欧洲战略合作伙伴高校已在数字化和绿色创新领域上,探索并建立了基于国际合作的“双导师制”产学研用人才联合培养模式。第一批“双导师制”联合培养博士生研究生也于2022年秋季入学,双方导师将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联合制定培养计划,联合开展模块化授课、教材建设、科研合作,并联合提供优质交流和实习实践机会。
同济大学中德博士生院已集聚100多名来自同济大学、德国等欧洲高校的博士生导师,其中包含30余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德国科学与工程院院士、奥地利科学院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等中外学术界领军人物。目前,中德、中欧的合作导师在“智慧城市背景下交通流优化”“节能技术改造”“滨海区域地下水污染”“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国际应急供应链”“生物可降解材料在垃圾处理过程中的降解特征”等多个人类社会共同关注的主题开展实质性科研合作,并依托科研合作培养博士生。未来,中德博士生院计划还将每年招收100名博士研究生。(图/江平、周游 视频/宋宇星)
同济大学中德学院咨询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成功召开
12月16日,同济大学中德学院咨询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教育部原副部长、同济大学原校长、中德学院咨询委员会理事长吴启迪,校长陈杰,副校长雷星晖、娄永琪,德国驻沪上海总领事馆文化副领事罗伟(Uwe Schlott),德国学术交流中心海外项目部主任奥苏姗(Susanne Otte),莱茵金属集团商务发展高级经理Claudio Schiller,中德学院德国合作高校联合会、校长办公室、外事办公室、中德学院、4个中德中心负责人,AVL、Contact Software、安联、采埃孚、舍弗勒、格陆博等资助企业的中德嘉宾70余人参加会议,为中德学院未来发展献计献策,携手推进同济大学对德合作2.0战略走深走实。
吴启迪首先致辞,对各位委员和代表一直以来对中德学院发展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今年,同济大学全面整合校内对德对欧教育科研领域优势资源,推出“对德合作2.0战略”,成立全国首个中德博士生院、获教育部批准建设中德联合研究中心。她表示,在中德两国政府、经济界、学术界的支持下,中德学院、中德博士生院和中德联合研究中心定能更好发挥平台作用,进一步助力学校各专业学院与德国精英大学、科研院所和一流企业开展高层次教育交流和高质量科研合作。在智能科技基础、智能汽车与交通、智能制造与建造、绿色生态环境以及政策与体制等领域,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的领军人才,取得更多中德合作的创新科研硕果!
陈杰代表同济大学和中德学院,对出席会议的各位委员和嘉宾表示诚挚欢迎,对各界人士长期以来给予中德学院的支持、关心和帮助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中德学院成立24年来,在国际化协同办学、产学研用融合发展方面成绩斐然,为促进中德两国教育、科技与人文交流,为提升同济大学国际合作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强调,学校今年新成立的中德博士生院、中德联合研究中心将构建转型后的中德学院主体。未来,作为中德高校合作的典范,中德学院将继续发挥灯塔作用,率领其核心的中德博士生院和中德联合研究中心,担负起更多责任,推动与德国精英高校、知名企业开展更深层次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合作,通过高质量中德教育科技交流,更好满足各国企业、科研机构对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顶尖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为共同应对全球挑战、促进人类福祉贡献更多的“中德方案”。
奥苏珊代德国学术交流中心秘书长西克斯(Kai Sicks)致辞。她说,西克斯表示,中德学院将一如既往地成为中德交流的重要桥梁和独一无二的国际教育合作品牌,为德国企业界、学术界在中国开展产研融合、产教融合的工作提供优质环境,及具有国际视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专业人才。他确信,中德双方将在相互尊重、互利互惠基础上,持续推动中德关系健康稳定向前发展,推动中德学院、中德博士生院、中德联合研究中心及中德中心建设取得更大成就。
罗伟副领事充分肯定了中德学院在德中教育合作中的重要贡献,希望德国合作高校更积极参与学院建设,推进德国能力和中国能力建设。
娄永琪介绍了中德学院近期人事变动。因年龄原因,吴志红教授卸任中德学院中方副院长;汤奇荣教授、蔡黎明教授接任中德学院中方副院长。因任期原因,Thomas Willems先生将于明年2月卸任中德学院德方副院长;Jan Harder博士接任。吴启迪、陈杰、西克斯、娄永琪等人充分肯定了吴志红在过去二十年中为中德学院发展建设付出的艰辛努力、打下的坚实基础、取得的卓越成绩,并赠送《中德学院廿载拾忆》纪念相册;寄语三位新的副院长携手同心,带领学院开启对德合作新航程,为推动中德合作伙伴关系迈上新台阶,为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会议举行了2家中德学院基金教席签约仪式。陈杰与CONTACT软件战略与运营总监穆尔加(Michael Murgai)签订了《关于延续同济大学中德学院CONTACT Software基金教席的协议书》,支持 在智能工程领域开展深层次产教融合。
陈杰与格陆博科技董事长刘兆勇签订了《关于在同济大学中德学院设立格陆博基金教席的协议书》,支持在智能驾驶汽车先进控制方面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发展。
基金教席制是中德学院的主要办学特色之一。这种产学研用合作模式有效加强了对学生的全方位培养、提升了学院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在本报告年中,中德学院还完成了英飞凌“微控制与嵌入式系统”基金教席续签、上汽大众“人机交互”基金教席新签,谈妥续签舍弗勒“汽车技术”基金教席,并继续巩固与其他跨国企业良好合作关系。
中德学院副院长汤奇荣教授、Thomas Willems先生作年度工作报告,向咨询委员会汇报学院2021-2022学年工作成绩和2022-2023学年发展规划。汤奇荣介绍,今年新成立的全国首个中德博士生院已顺利完成首批22名学生的招生入学工作;近期,学院将与德方协商制定中德博士生两级选拔(招生)方案,筹建中德博士生院招生指导委员会和选拔评估专家组,起草企业奖学金资助方案,制订德国/欧洲博士生奖学金(薪酬)框架等,从实操层面积极推进中德博士生院系统化建设,打造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摇篮和全球顶尖人才的聚集高地。中德联合研究中心将围绕智能科技和绿色发展两大主题,开展交叉融合;聚焦国际科研与人才培养两大目标,开展科教融合;建立高水平国际团队,强化原创性基础研究和前瞻性技术研发,打造创新科研策源地。
随后,中德机械工程中心副主任闵峻英教授、Michael Abramovici教授,中德汽车联合研发中心主任张立军教授,中德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Jan Harder博士,中德经济与管理研究院黄官伟副教授、Axel Werwatz教授也分别从人才培养、科研合作、国际交流、社会服务等方面介绍了各中心工作进展和工作规划。
最后,雷星晖作总结讲话。他充分肯定了中德学院在服务各中德中心、各相关学科拓展对德合作深度与广度方面取得的成绩,赞许了学院制定的中德博士生院和中德联合研究中心发展规划。他坚信,在开启下一个中德关系50年新征程之际,在同济大学“中德合作2.0战略”框架下,中德学院将更好把握数字化发展、学科交叉的新机遇,聚焦中德两国共同关注的智能科技与绿色发展领域的前沿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发挥好中德博士生院高层次协同育人平台和中德联合研究中心协作科研平台的作用,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德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取得更多高水平合作科技成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攸关全人类福祉的问题贡献更多中德智慧,谱写中德合作共赢的新篇章!
(文/杨瑞帆 图/周游)
CONTACT“智能工程”基金教席续签
2022年12月16日,在中德学院咨询委员会会议的框架下,同济大学校长陈杰与CONTACT Software公司战略与运营总监兼董事会成员Michael Murgai先生签署了《关于延续同济大学中德学院CONTACT Software基金教席的协议书》。
CONTACT是全球领先的产品流程和数字化转型软件供应商。签字仪式上,Murgai先生感谢了林松教授在过去五年中对教席做出的贡献。因年龄原因,林松教授将不再担任教席教授,由中德机械工程中心的房殿军教授接任此职。Murgai先生对与房殿军教授及其团队的新合作充满期待,并表示公司很荣幸能为同济大学的学生培养和中德文化交流做出贡献。
格陆博“智能驾驶汽车先进控制”教席签约仪式
2022年12月16日,在中德学院咨询委员会会议的框架下,同济大学校长陈杰与格陆博科技董事长刘兆勇先生共同签署了《关于在同济大学中德学院设立格陆博-智能驾驶汽车先进控制基金教席的协议书》。格陆博科技有限公司是汽车智能驾驶系统供应商。刘兆勇先生是公司的创始人,也是同济大学的校友。他非常高兴能通过设立教席与母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培养车辆控制领域的高素质人才。
2021/22中德学院基金教席报告
2021/22学年中德学院基金教席重要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教席教授及其团队的努力以及资助企业的大力支持。中德学院在车辆工程、机械工程、电子与信息工程及经济管理专业共13个教席,共有48个在研课题项目,项目总额超过1.54亿元人民币,其中包括28个官方资助项目以及20个工业项目。此外还有10项授权专利。四个专业领域的科研重点包括新型驱动系统、自动驾驶、车身轻量化、车联网、机器人与人工智能、人机交互、工业4.0、智能物流、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及知识产权保护等。报告除展示教席的科研重点外,也介绍了硕士与博士研究课题、出版物、学术会议与合作机构。
汤奇荣教授任中德学院副院长
汤奇荣博士,同济大学长聘教授,国家重大人才计划项目获得者、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上海市浦江学者,中国自动化学会“机器人智能”专委,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员,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虚拟现实与人机交互专委会副主任、常委,中国电子学会智能人机交互分会副秘书长,中国机器人年会组委。
蔡黎明教授任中德学院副院长
蔡黎明博士,同济大学教授、国家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上海市海外高层次人才、上海市嘉定区侨联委员会常委、上海市欧美同学会同济大学分会理事会理事、中国内燃机学会燃烧节能净化分会委员、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燃烧学学术年会程序委员会委员、国际燃烧会议分论坛共同主席、国际燃烧学会会员、美国能源部评审专家。
吴志红教授卸任中德学院副院长
吴志红教授在柏林工业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在德国工业界工作后,于2002年入职同济大学中德学院。作为英飞凌“微控制器与嵌入式系统”基金教席教授,他在车辆工程领域培养了众多中德精英;作为中德学院中方副院长,带领学院深入开展中德教育交流二十年。中德学院能获评中外合作办学示范性机构,培育出众多活跃在中德学术、经贸领域的优秀校友,离不开他廿载辛勤付出,以及他杰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外交谈判能力。我们衷心感谢吴志红教授在中德高等教育合作领域作出的卓越奉献。作为中德学院英飞凌基金教席教授,未来他将继续支持学院进一步深化对德高质量科研合作和高层次人才培养。
2021/22学年的德语教学
2021/22学年,受疫情影响,德语教学部迎来了迄今为止最大的挑战;对学生来说,也是语言学习的挑战。
两年以来,修订后的德语教学计划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德语课程。德语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可以自行选择参加每年5月起由同济大学留德预备部开设的在线德语课程,这样能确保在次年11月的德福考试前,德语学习共历时一年半——包括假期课程在内。2022年7月,德语教学团队新增了一名德语教师。教学团队现共有五人,能为中德学院学生的德语学习提供良好条件。
挑战始于校园防疫闭环管理期。3月起,所有课程以线上形式进行。但学生们无法像假期那样在家里安静的环境中上课,而是在多人合住的宿舍里,这给学生们学习带来了新的挑战。当有人在语言课的虚拟会议室中与同学们进行讨论时,另一些人却在试图认真听讲。此时,积极性和注意力都深受考验。口语练习——通过德福考试的一个重要前提——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进行。
在教师们的辛勤付出和中方同事的大力支持下,春季学期的德语课程得以顺利开展,7月份参加德福考试的学生也取得了令人欣慰的好成绩。然而,由于出行限制,不少报了名的学生无法前往考点。拟于11月举行的德福考试也因疫情影响而被取消。对大多数学生来说,这挺遗憾的。他们没能参加2022年3月的考试,因为大学校园进入了闭环管理;他们无法参加7月的考试,因为国内各地仍有出行限制;而在11月,中德学院学生报名的两个考点也都取消了考试,这种情况与2021年和2020年一样。
在这种情形下,即使学生们在德语课程中坚持到最后,也不能保证他们能顺利去德国学习,因为很多德国大学仍要求中德学院的学生能出示德福证明。一方面,我们需要给予继续学习德语的学生更多支持和信心。另一方面,我们希望德国大学的录取政策可以更灵活一些。譬如,在中国的德福考试确实被取消的情况下,德国高校可以通过面试来遴选、测试学生的德语水平,并给德语水平符合基本要求的学生提供一个参加国际教育交流的机会,学生可以在被德国大学录取后在德国参加德福考试。此外,学生们也可以在歌德学院参加相应的考试,以证明他们的语言能力。
从现实角度来看,学生为赴德学习做准备时,除了学习相应的专业知识,还是有必要加强目前的德语学习。德语教学部将继续在这方面发挥其作用。在疫情之下,为给学生提供更多赴德交流的机会,我们呼吁德国合作高校调整录取标准。